南京雨花台
雨花台烈士陵园座落在南京市南郊,风景秀丽,林木丰茂,革命烈士们静静躺在这
里,与世常青,与日同辉。
在陵园的中轴线上,分布着烈士就义群雕、烈士就义纪念碑、南北照壁、烈士纪念馆和
忠魂亭等主要纪念景点。
进入陵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烈士就义群雕。这个群雕位于雨花台北殉难处,
高 10.3米、宽 14.2米,由 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每个人刚毅的表情,挺直的胸膛,直望
远方的眼神,充满了无畏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烈士纪念碑建于雨花台海拔 60米的制高点上,高 42.3米(寓意 1949年 4月 23日南
京解放),宽 7米、厚 5米,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前立有一尊 5米多高的革命
志士青铜塑像。碑身正面“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为邓小平题写。雄伟高大的纪念碑,立于
天地之间,象征了共和国的健壮挺拔,也寓意着共和国的建立是每个革命者的身躯和鲜
血铺垫起来的。青铜像的革命志士双手挣开手链,昂首挺胸,豪气万丈。
从烈士纪念碑往前走,路过一个方形的纪念池,就是南北照壁,一共两块,分别为
《国际歌》和《国歌》照壁。它们位于纪念池南北两端,花岗石质地,分别用汉、蒙、藏、维、壮
5种文字镌刻.
与照壁相对的是烈士纪念馆。它东西展开长 90米,南北伸展宽 49米,高 26米,建筑
面积 5900平方米,为传统大屋顶造型的现代建筑。基本陈列分为四个部分:秦淮寒夜、石
城星火、神州放歌、迎接黎明。陈列将烈士个体置于某一历史背景或事件中,充分表现了中
国共产党人团结奋斗、舍生忘死的群体形象。秦淮寒夜反映了侯绍裘等 10余名烈士于
“4.12”反革命政变前夕,在南京与敌人顽强抗争的历史史实;石城星火介绍了
“4.12”以后以孙津川、李耘生、顾衡等为首的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在腥风血雨中,不
屈不挠地与敌人斗争直至英勇献身的事迹;神州放歌讴歌了以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
为代表的全国各地革命者前仆后继、血洒南京的壮丽诗篇;迎接黎明展示了以朱克靖、刘
亚生、徐楚光等在解放战争的正面战场、隐蔽战线中的革命志士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整个
基本陈列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断后,结构紧凑,气势磅礴。
烈士就义群雕
雨花台烈士陵园
雨花台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