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感悟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
贡献,激发作为中国人骄傲、自豪的思想感情。
2、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吟诵或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抓住学科与民族精神教育的结合点,根据学科特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扎实的语
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学生为祖国骄傲、自豪的民族情感。 学科与民族
精神教育的结合点:本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作者为当代诗人王怀让。《我骄傲,我是中国
人》是他的诗歌代表作“三人”中的一首。在诗歌的创作中,他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
统和现代改革开放的意识结合了起来。细细划分,本篇诗歌,作者从祖国的地大物博、历
史文化与近几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宏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材本身
就已体现了浓浓的民族情、中国魂。教材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通过激情朗读,以文章的
三个立足点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进一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的
历史文化和卓越的腾飞,培养浓厚的民族情感。课后拓展性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孩子用书
面的文字来歌颂祖国,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大量资料。
2、学生制作 POWERPOINT。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观看影像资料,引入新课
1、 让我们乘上时光隧道,回到 2004年的奥运会 100米跨栏比赛场上。(播放刘翔夺
冠镜头。)
2、 师问:看了这些镜头,你的心中有什么感觉呢?(骄傲、自豪)
3、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40、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4、 齐读课题
5、 这是一篇歌颂我们伟大民族的诗歌,我们来认识一下这首诗的作者。
6、 师介绍诗人。
二、 初读课文,理请课文脉络 (过渡)“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是诗人心中的呐
喊,也喊出了全体中华儿女们的心声。诗人又是如何用笔端向我们呈现这个伟大的名字—
—中国。
1、 请你竖起耳朵来听一听。(听课文录音)
2、 听了这首诗,你觉得什么让你感到骄傲?(生自由回答)
3、 师出示: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伟大成就
4、 是啊!中国历来被世人称之为东方的神秘古国,它地大物博、具有悠久而长远的历
史文化。今天让我们来打开这本历史的长卷,向世人展现它婀娜多姿的风采。
三、 学习课文,激发情感
(一) 先让我们走进首卷——地大物博的祖国。
、 出示自学要求:1)找到相关的小节,读一读。 2)完成填空;诗歌中向我们展示了
中国版图上的( )、( )、( )、( )、( )、( )、( )、( )。 3)详细介绍一处自己所
了解的地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2、交流、同学展示制作的 POWERPOINT。
3、指导朗读 1) 示范读 2)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二) 学习第二卷。 (过渡)祖国的大好河山令人神往,然而我国悠远的文化底蕴
更令世人仰慕。
1、 每小组的组长从中国结上解下学习要求。
2、 小组自学
3、 交流。 A、找到相关小节读一读 B、完成列表:古代发明 历史名人 文化遗产 C、有感
情地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背一背。
4、你想对我国的这些历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吗?在组长的带领下在网页上搜索一
下。
5、交流。(三)学习第三卷 (过渡)刚才,我们在历史的长廊中畅游了一番,让我们
回到现今,看看祖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1、 齐读这部分内容。 2、 完成说话练习。“因
为 ,所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三) 配乐朗诵四、拓展巩固
1、 仿写几句爱国诗句。
2、 交流(写得好的同学奖励中国结)
3、 师总结:课上完了,但是我们的祖国仍在不断前进中,老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
将会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明天,你们说是吗?教学设计说明 浦师附小 顾沪颖 本篇教材是一
篇歌颂我们伟大民族的诗歌,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
育的好教材。整篇诗歌是从祖国的地大物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这
三方面来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教材是诗歌的体裁,因此无须逐段
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为祖国而感到骄傲
的情感。在语文课上渗透民族教育,然而决不能抹杀语文课本身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设计
的过程中我把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新课的引入 通过播放 2004年奥运会男子 100米跨栏比赛赛场中国运动员刘翔获
得冠军的那一幕来激发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从而引入到新课的学习。对诗
人的简介,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渗透。
二、新授部分 把整首诗的内容归纳划分为三部分:地大物博的祖国、祖国悠远的历史
文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从这三个立足点出发,以有感情地朗读为主要学习手段,
有侧重地学习这三部分的内容。在学习第一部分地大物博的祖国时,由老师给出自学要求,
学生自学然后全班交流为主。在课前学生都已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培养了学生自学能
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幻灯片,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
的整合。老师引导之后,第二部分历史文化的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团体协作来
完成学习任务。由于祖国的历史文化牵涉的内容比较广泛,光靠老师讲,很有局限性。因
此,我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页的浏览来了解到更多的内容。第三部分的学习通
过朗读、背诵和说话练习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为拓展部分的仿写诗歌作个铺垫。整个新
授部分,每部分的学习侧重点和采用的学习方法和手段都不同。
三、巩固拓展部分 设计了“仿照课文写几句爱国诗句”这个练习,这个练习把语言文
字的训练和民族精神的渗透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让学生用文字来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为祖国感到骄傲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运用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整堂课的设计体现了民族
精神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40、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教学
反思浦师附小 顾沪颖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一篇爱国诗歌,诗歌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
国情怀,整篇诗歌紧紧围绕了“骄傲”、“中国人”从祖国的地大物博、悠久的历史文化、
取得的伟大成就三个方面来歌颂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伟大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激
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结合起来,体现工具性学科的特点。又能遵循新
课标的特点让语文课活起来,让孩子动起来。这是我所思考的问题。 第一次的试教,发现
三个环节的教学有雷同,因此让学生觉得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从课外收集的资
料杂而乱且有重复,无法真正为课堂服务。整堂课的容量大却没有侧重点。试教之后,就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方法上的改进,内容上的调整。情景引入激发学生为祖国骄
傲的激情。
三个部分的教学,我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教学第一部分地大物博的祖国,
让学生自学,挖掘学生的潜能,用电脑课上学到的知识制作幻灯向同学介绍。第二部分请
同学小组学习,系着学习单的精美的中国结更让学生沉浸于浓浓的民族文化之中。学生局
限性的资料介绍变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浏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所要了解的内
容,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的眼睛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要让语文课
活起来,让孩子要学、想学,只有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生
学习方式的改变,让他们觉得学得更多、更好、更轻松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第三部分的学习我采用了读说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读课文和句式练习来抒发自己为祖
国感到自豪的情感。 课的拓展部分,由于前面有坡度的教学,学生在一首首爱国歌曲渲染
之中,写出了一句句表达自己心声的爱国诗句,成为了一位位了不起的小诗人。课上到这
里,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可谓“水到渠成”。 课虽然上完了,我想对学生的民族意识的
培养与渗透是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在上完这堂课之后,我准备设立一个
研究性课题,让班级的学生自己组合,形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课文中的三个方面的内
容变为三个子课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祖国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等等。把民族精神的
教育渗透延续下去,让学生在亲自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瑰丽,唤起强
烈的民族热情。让学生自发地去追溯中国的根、民族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