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版教材:文化大省和教育强省的标志性成果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我国在世纪之交开始启动新一
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作为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载体,有力地展示着课程改革的实
绩。可喜的是,如今中小学教材版本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事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
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和使用具有不同特点的教材。其中广东省出版集团出版的18个
学科的新课标教材,已经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泛使用。广东编写的高中思想政
治也被整合为全国统编版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粤版新课标教材的品种数量在全国
名列前茅,其高中教材数量更是仅次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排名全国第二,这在广东教育史、
出版史上都是空前的一笔,已经成为文化大省和教育强省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成果。粤版教
材,以鲜明的特色、完善的配套树立着品牌形象,“弘文集典,传承文明,服务教育,造
福社会”。
特色鲜明
国际上盛行的建构主义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课程观是与
基于案例的学习、问题的学习以及项目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课程设计理念,强调在解决
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技能的教学。粤版教材专家认为,要彰显“解决真实问
题的情境”,教材就必须贴近学生生活的地域和时代,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建构课程内
容,引导学生学习。而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学生
遇到的现实情境在国内有其独特之处,同时对后进地区又具有先导作用。由此粤版教材找
准了自己的定位,把学科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融合,面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部分发展
中地区,突出时代的新变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1.注重区域色彩。在全面体现课程标准内容的基础上,创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问
题情境,使教与学更贴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部分发展中地区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其文
化认同感。就具体学科而言,其着力点则各有不同。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设
置了“南方的春天”、“家乡的榕树”、“家乡的习俗”、“春节逛花市”等专题,强调立
足岭南社会、人文和自然,面向中国南部区域,力图使小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
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这种区域专题的设置在初中《地理》、小学和初中《音乐》中
也很普遍。高中《语文》则从粤语与普通话区别比较大的现实出发,设计出许多语言积累、
语言整理的学习活动,力求给方言地区的学生更多提高语言能力的实践。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体化教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对我国现行的教育
理念提出了挑战,又为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与认
识工具。这种高新技术已经成为营造新型学习文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粤版教材系列充分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以纸质教科书为基础、光盘与网站相配套的一体化教材模式。
高中各学科与小学科学、初中化学正在建设独立的网站,把教学活动向网络延伸。而且各
个学科每册教材都将开发多媒体光盘,有的还配置磁带、CD、VCD、DVD等。如小学《音乐》的
一至六册,每册已开发教师用多媒体光盘一张、CD一张、磁带一盒,学生用 CD一张、磁带
一盒。高中物理更是明确提出“构建教科书、多媒体辅助教学光盘和基于 WEB的网上扩充资
料及在线练习系统三者一体化的教材”。
3.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崭新的呈现方式。粤版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倡
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呈现
方式。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英语》、《科学》等分别设计了生动活泼的教学
“媒介”——大嘴鸟、小海豚、Gogo等卡通形象,引导和伴随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初中《思想品德》每课设计“探究园”、“心灵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四
个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特定功能,有机组合为教材的学习内容,创建出一种全新的德育
教材的呈现方式。即使高中教材也很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在丰富的活动中展开教学。高中
《物理》提出:“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1)探究形式多样;(2)注重探究的层次性;
(3)将最新的技术引入探究。”高中《语文》把“开展活动,带动学习方式的改变”作为
教材的一个特点,强调通过“活动”带来课程组织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因而必修课五个模块每册安排一个活动单元,这种编写体例在高中教材中是全新的尝试。
配套完善
高质量的教科书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辅助的配套资源。广东省出版集团“俯首甘
为孺子牛”,一直努力建设完善的教学支持体系,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给学生提供学习辅助资料和信息,给教育教学管理者提供课程管理工具。目前,主要形成
了网络平台、配套产品、售后服务、科研活动四个系列。
粤版教材的主网站是由集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办的课程教材研究网
www.gdpg.com.cn/kyzx,开通以来,内容版式不断丰富,已经能够提供各个学科的信息
资料、经验交流、师资培训等诸多服务,同时还收集了课程改革、出版发行的大量信息。小
学科学、初中化学已经创办独立的教学网站,高中各学科网站也正在建设之中。
配套产品方面,各种教师用书、挂图、幻灯片、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开发比较齐全。
以小学科学为例,具体有科学探究手册、科学图册、实验材料包、教师参考用书、教师手册、
教学案例精选、教学工具箱、教学挂图、教学幻灯投影片、教学资源光盘、教学 VCD和录像带
等,辅助教学的产品真是琳琅满目!粤版的学生教辅也统一组织教材编写者来编撰,以
保证其质量。如德育类小学“快乐儿童”系列、初中“阳光少年”系列、高中“金色年华”
系列,均由教材主编领衔编写,编排设计新颖独特,广为师生们称颂。
售后服务方面,重点抓教材使用培训和回访。集团坚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培训教师,
岗前培训与跟踪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直接培训与间接培训相结合,
根据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使用粤版教材的教师进行轮训;这几年已经组织国家、
省、地市、县等各级培训 1000多场,先后培训教师五万多人次。集团还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
课标组成员、教材编写者、教研员等赴试验区调研、讲学、指导、交流,帮助解决一线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采纳有益的建议修改教材、建设教学支持体系。
通过搭建教育科研平台,粤版还经常举行教学观摩、教学评优、教案评比等学术科研
活动,为实验区提供科研课题指南,扶持其承担子课题的研究,结集出版优秀的研究成
果,交流实践经验,共建课程文化。目前,在集团内部组建了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与省内
有关单位联合组建了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与国家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
正在积极洽谈。
好评如潮
粤版教材是广东文化、广东人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面世以来深受社会各界的称赞。
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多次对粤版教材的创新之处表示肯定。如高中《语文》,突出“三线
两结合”的设计思路,采用活动、文体和语体相结合的设计框架,把“阅读”和“表达”
结合起来,多位专家认为这点与以往的高中语文教材不同,也与新课标的初中版本不同,
“编写思路有一定的新意和创造,”是对建设新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积极探索。初中《思想
品德》明确提出其主要特色是教材观念新、教材结构体系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新、教材构建
的学习评价方式新、教材版式设计新,专家们一致肯定其为一套充分体现课改理念的实验
教科书、一套极富时代特征和挑战性的实验教科书。小学和初中《音乐》被赞扬为“颇具创
意、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教材”。
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对粤版教材的夸奖同样不绝于耳。有人点评小学《科学》:
“‘任务驱动/网上学习’两大特色,富有童趣的内容、版面构思以及完善的教学资源包,
使这套教材真正做到:老师爱教,学生爱学!”初中《思想品德》编写思路和体例非常新
颖,广州铁路四中的彭微老师认为:“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美观、清新、
自然的独特性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创新、学
会做人,使思想品德教学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深受初中学生和教师的喜
爱。”河南许昌县实验中学的郑晓老师在使用过这套教材后说:“我们的政治课从来没有
这样扬眉吐气过,用这个词一点也不过分,别的老师的羡慕,同学们的欢笑,以及自己
在课堂上的如鱼得水,真是从未有过的!”
新闻媒体的嘉许也此起彼伏。不仅广东的几大报刊,全国各地都广为报道。高中《语
文》打破常规选用了一篇高考状元的文章《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一时还成为社会热点,
两年来不断地涌现报道和采访。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国家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南方基地已经初
具规模,粤版教材的光彩和品格将激起深远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