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
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球。他荧荧如火,位置不定,亮度时有变化,中国古代
称之为“荧惑”,古罗马用战神马尔斯命名它。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亚帕雷利观
测到火星上密布有规则的线条,他说那是“运河”,在火星上发现了人工开凿的运河成
了当时轰动世界的新闻,此后,人们纷纷幻想有“火星人”。20世纪以来,对于火星有无
生命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瑞士物理学家马孛·比孛夫分析了从火星上拍回来的照片后说:
在这个红色星球的表面,建筑了纵横交错的运河,河里还挤满了无数的鱼类。1976年美国
的两个“海盗”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它们在火星表面上进行了预定的考察和实验,
确认火星上根本不存在“运河”,大概没有生命。苏联在 62-73年间也多次发射了“火
星”号探测器。
火星是一个直径为 6787千米的寒冷荒芜的星球。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了 96%。
又少量的水气和氧。表面气压相当于地球 30-40公里高空的气压。温差很大,赤道中午时可
达 20。c,两极在漫长的极夜,最低-139。c。火星上有云,分为干冰云、水冰云、尘埃云。大尘
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这种笼罩整个火星的大尘暴,几乎在每个火星年里都要发
生一次,而且是发生在火星运行到轨道的近日点前后。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因为此时太阳
对火星表面的加热作用比较大,热空气上升尘埃扬起尘暴很快蔓延开来,并从南半球发
展到北半球,甚至把整个火星都笼罩在尘暴之中。形成全球性大尘暴后,太阳对火星表面
的加热作用开始减弱,火星上温差减小,尘埃逐渐平息下来,回降到表面。火星上也有四
季变化。
在砂砾遍地、荒凉沉寂的火星表面,遍布遭陨星袭击后因撞击形成的坑坑洼洼。它的
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它们多达数千条,长度从数百千米到 10000千米以
上,宽度也可达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蜿蜒曲折,纵横交错,极为壮观。它们主要集中在火
星的赤道区域附近。河床的存在使科学家们认为,现在干燥异常的火星曾经有过大量的水。
火星上最壮观的特征是位于南半球的大峡谷其中尤以水手谷更为突出。水手谷由一系列峡
谷组成,绵延 5000米以上,宽 500千米,深也达到 6千米左右,这样的峡谷是地球上任
何峡谷无法比拟的。奥林匹斯火山更为神奇,这个直径达 600千米的大火山口竟比周围地
区高出 26千米,是地球上珠穆朗玛峰的 3倍。像水手谷和奥林匹斯火山这样的特大地貌,
在整个太阳系里都是绝无仅有的。火星两极有白色极冠,是干冰和水冰,水冰如果全融化,
可在火星表面形成 10米的均匀水层。
火星离太阳的距离变化较大,若冲日(从地球看,火星和太阳反相的日子,这时火
星傍晚东升次日凌晨西落,整夜可见)发生在火星离日最远时,火星距地一亿公里;最
近时,只 5500公里(这时称大冲),是观测的最佳时机。大冲每 15或 17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