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0:18:40
云、露、霜、雾 思品政 二年级.doc(25.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云、露、霜、雾 云是悬浮在天空中的大量微笑的水滴或冰晶,(都称为云粒)。云和雾没有本质上的 不同,区别仅仅在于雾的下界是地面,而云底泽和地面多少有一定距离。在地上的人看来 是空中之云,而在云中的人看来则是雾,这就是云雾并无本质差异的缘故。 云的形成发展消亡是大气中特定的物理过程的产物,而大气中这种物理过程的进行 则又在一定程度上发映了大气状态的变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预示未来天气变化 的作用。“云是天气的招牌”就是这个意思。 露是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表或地物(如石头、瓦片、农作物的叶片等)上凝结而成 的水滴。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支出辐射大于收入辐射而逐渐冷却,从而使切近地 面和地物的空气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零度一下,即空气中的水气含量国饱和时, 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露滴生成。 应当指出,成露时仅要求贴地(或贴近地物)的气温低于露点,此时百叶箱高度上 的气温一般仍高于露点,也就是说在百叶箱高度上的气层中空气的水气含量并未达到饱 和。 由于露滴是液态水滴,因而在露生成时,贴地或贴近地物表面的气温仍应高于 0℃。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气在地面或地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白色且具有疏松的 晶体结构。霜的形成原因于露相似,由于霜士冰晶所组成,因此,贴地(或贴近地物表 面)层空气的温度必须低于 0℃,但这时百叶箱高度上气温仍可能高于 0℃)。这是形成霜 和露的主要区别。 有利于生成霜的气象条件也是晴朗微风的夜晚。由于地面获地物夜间辐射冷却使贴地 (或贴近地物)空气达到过饱和,并使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 0℃一下而生成的霜称为辐 射霜。当有更冷的空气流来并使夜间贴地(或贴地物的)空气进一步冷却所形成的霜称为 平流辐射霜。洼地的夜间由于冷空气堆积加上辐射冷却作用较强很容易出现霜,常称为洼 地霜。 纤细的物体表面不易生成霜,因为他们的辐射冷却的表面与周围空气接触面积小, 所以相对比较而言,使周围空气冷却的能力也弱,因而不易形成霜。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由于组成雾的水滴或冰晶(合称 为雾粒)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使雾中能见度显著减小。雾中水平能见度小于 1公里的称 为雾。大于 1公里而小于 10公里的称为轻雾。 雾的下界就是地面。雾的上界高度(简称为雾的高度,实际上就是雾的厚度)变化范 围很大,低的不到 1米,高的可达数百米以上。高度不到 2米的雾称为浅雾。 按形成的物理过程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其中,最常见 的是辐射雾和平流雾。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