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我自己
教学目标:
1. 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有自信心。
2. 通过主动地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了解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学会正
确地认识自己。
3.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设计思路: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自己已经能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本课通过设计一系列体
验式的游戏,让学生从认识自我开始,感受自身的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本课题教学包括四个部分:“我给自己画个像”、“我的小档案”、“别人眼中的
我”和“我会做得更好”。前三个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认识自我,第
四部分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时间新的自我形象,从而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活动准备:
1. 请同学们课前准备画一张自画像。
2. 准备一段欢快的音乐和一面镜子。
3. 课前小调查:问问爸爸妈妈,他们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4. 画画用的颜料、卡纸。
5. 准备一两张自己得意的照片。
活动过程:
活动一 说说我自己
1. 教师将学生课前准备好的自画像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看看、猜猜他们是谁。
2. 被猜中的同学上台做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外貌特征等。
其他的同学应认真地倾听,听后要给予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
3. 听音乐传镜子。请做了自我介绍的同学放音乐,其他同学传小镜子,音乐停,拿
小镜子的同学便要上来,拿着小镜子,向大家说说镜中的自己长什么样,并说说自己有
哪些优点和特长。
活动二 我的小档案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得意的照片,扣在桌子上,颠倒顺序后再逐一翻开,让大家
猜猜照片中的人是谁。
2.请同学拿着自己的照片向大家说说自己有何特长和优点。
3.将照片贴在自己的小档案里,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与他一起交流自己的小档
案。
活动三 听听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1. 同桌交流,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是什么样的。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下,在老师、同学眼中,“我”是什么样的。
3. 小组讨论:为什么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不一样呢?
活动四 画画“我”的新形象
让学生结合自己新学期计划和新目标,将自己想象中的新形象展示给大家,形式上
可
以不拘一格,可以用图画的形式,也可以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评价要点:
1. 能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及兴趣爱好。
2. 能在父母的帮助下为自己建立小档案,并乐意与他人交流。
3. 能够主动地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了解别人眼中“我”是什么样的,能知道
并体会到别人眼里“我”是什么样的是一件愉快的事。
4. 在活动中,能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