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0:28:46
广东省名胜古迹 思品政 三年级.doc(71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广东省名胜古迹 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全长 518米,横卧在滚滚的韩江 之上,东临笔 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山,景色壮丽迷人。 湘子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与赵州桥、洛阳桥、 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该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初为浮桥,中磻石洲,名 “康济”。其后沿东西岸向江心次第增筑石墩,分别称“济川桥”、“丁公桥”。明知府王 源于宣德十年(1435)叠石重修,更名“广济”。正德八年(1513)形成“十八梭船廿四 洲”的独特风格。该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桥墩上建有形 式各异的廿四对亭台楼阁,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 市”之美称。 1958年改中段浮桥为钢梁桥,全面加固维修。1989年下游一公里处新建了韩江大桥, 为保护修复这一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提供了重要前提。 旧貌 新貌 凤凰塔 位于古城外东南约 2公里处的韩江之滨,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府郭子章倡建。塔 高 46.8米,基围 46米,七层八面,石砖结构。塔内有旋梯可登上塔顶。塔门“凤凰塔”三字及 对联“玉柱擎天凤起丹山标七级,金轮着地龙蟠赤海镇三阳”均为郭子章手笔。(注:潮 州八景的“龙湫宝塔”原指潮州城北面韩江河面的小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葱郁 繁茂的树林,有雅致幽静的寺院,与四周的景物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绮丽的风景。初时 名为“塔院维舟”,以游艇常喜系缆于此命名,又因塔边有“龙湫泉”,因之又名“龙 湫宝塔”。后该塔于清代倒塌。现有“凤凰塔”替代此景。) 镇风塔 位于饶平县柘林镇风吹岭,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踏为七层八面石结构,高 约 20米。 开元寺 大雄宝殿 唐代石经幢 宋代大铜钟 开元寺鸟瞰图 元代石香炉 明代木雕千佛塔 开元寺坐落在潮州市区开元路。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当时,唐玄宗诏 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中一个, 元代称开元寺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起改称为开元镇国禅寺至今。开元寺经历代修建。带 有宋、元、明、清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开元寺规模庞大,肃穆壮观。原占地 100亩(现存 20.3亩,约 13516平方米),是一 组较完整的唐代宫殿式四合院建筑群。山门外的照壁,嵌有“梵天香界”石刻。内分四进, 首进为金刚殿,二进天王殿,三进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后进为藏经楼。东、西两廊纵深 60 余米。建有观音阁、六祖堂、地藏阁、方丈厅等。 开元寺古朴雅致,处处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80年,开元寺进行大规模重修, 千年古刹又重放光彩。每天,前来朝拜旅游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不胜其数。 海阳县学宫 位于市区昌黎路西段,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景炎三年(1278)毁于火。明洪武二年 (1369)重建。虽历经沧桑,其主要建筑大成殿仍完整地保留了明初粤东地区殿堂建筑的 风貌特点,殿中供孔子及其弟子塑像。 大成殿 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中峰的双旌石下。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 相传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时,常登此山,筑亭游览,并亲手 植下橡树。后人敬仰韩公,将笔架山称为“韩山”,将亭称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 (1189年)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公尝游于此并手植橡木,韩公之祠应迁建于此,所以 将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至今址。韩文公祠的建筑简朴雅致,墙壁全是水磨砖砌成,祠内 分前后二进,并带两廊,后进升高七尺,有石阶可登,正中供韩愈塑像。祠内有侍郎阁、 允元亭、天南碑胜、石牌坊等;祠内石柱多刻对联,四壁环立历代碑刻四十面,详 载韩愈 贬潮史和该祠兴废情况。 韩祠景区远眺 广济门城楼 广济门城楼坐落在湘子桥西端,扼潮州古城东西要冲。它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 是一座具有 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楼,它与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相毗美。楼分三层,面宽 五间,下涵拱门以通内外;仿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 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 登上广济门城楼,韩水、韩山、金山、湘子桥、凤凰台、凤凰塔等佳景历历在目,春夏之 际,韩江水涨,江面开阔,行船如梭,韩山如画,湘子桥如苍龙卧波、凤凰台似海上蓬莱、 凤凰塔若倚天长剑,景色十分迷人。故“东楼观潮”被列为潮州胜景之一,为游人来潮观 光所必到之处。 己略黄公祠 在市区义安路铁巷头,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是潮汕地区目前唯一被国家公 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的文物保护单位。祠为二进建筑,四厅相向格局,后厅为抱厦,以 精美绝伦的潮州木雕装饰著称,被誉为“潮州一绝”。 主座屋架金碧辉煌的木雕装饰 抱厦屋架剔透玲珑的木雕装饰 从熙公祠 位于潮安县彩塘镇金砂村斜角头,为旅居马来西亚的侨领陈旭年所建。兴建于清同治 九年(1870),竣工于光绪九年(1883),历时十四年。该祠为四厅相向格局,有抱厦及 后包。琳琅满目的木雕装饰,使整座建筑显得富丽堂皇。出神入化的石雕更令人叹为观止。 石雕“花鸟虫鱼”图 石雕“士农工商”图 葫芦山摩崖石刻 西湖葫芦山多怪石,是墨客骚人留题的好去处。自唐宋以来,历朝累积,蔚为大观。 至今尚保存 130多处,尤以南岩为最。书体有真草篆隶行,内容主要有抒怀写景、科举题名、 风俗记事和官衙文告等。立于南岩峭壁之“湖山图画”四字,字径长 1.7米。 王大宝墓 在潮安县归湖镇神前山,占地约四亩。王大宝(1094-1170)字元龟,归湖人,“潮州八 贤”之一。南宋建炎二年(1128)榜眼,历官南雄州教授,枢密计议,差监登闻鼓院,连 州、袁州知州,国子监司业兼崇政殿说书,提点福建、广东刑狱,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大 宝富学识,崇朴俭,刚正不阿,在官悉心力,倦倦于抗金大业,誉满朝野,有直臣风。著 有《易经证义》、《经筵讲义》、《谏垣奏议》、《易书诗解》等。 王大宝墓前有石翁仲四,石狮、石马、石羊、石望柱、石笋各二,分列墓道两侧。雄浑厚 重,气势不凡,堪称宋代大型石雕群。图为石翁仲中之武将。 王大宝像 石翁仲 笔架山宋窑遗址 笔架山宋窑遗址在宋代已有“百窑村”之称,现已发掘龙窑 6座,阶级窑 1座,最大 的龙窑残长大 79.5米,现已修复。上图为 10号窑遗址。该处曾发掘到全国仅有的带有产地、 年号、窑名、制作者和供奉人刻字的佛像和莲座(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麻姑进酒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