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位于广州市内北部、广州火车站东南约一公里处, 是全市最大的
公园,面积达92万平方米。除越秀山处,还包括周围的6个小山岗及东秀湖、
南秀湖、北秀湖3个人工湖。
越秀公园内广种花卉树木,初春的红棉,暮春的杜鹃,四月的白玉兰,五
月的金凤和山丹,秋天的含笑,隆冬的腊梅。每年春秋两季,这里还举办盛大的
迎春花会和菊展。公园内还有一座能容纳3万多观众的体育场。主要参观景点有
五羊石雕、镇海楼和中山纪念碑等名胜古迹。
越秀山上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是广州市的标志。走进越秀公园,登上木壳岗,便会看到 1959年
由著名雕塑家尹积昌等人设计的,作为羊城城徽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作品 -
五羊石像。
五羊仙子降临广州,给羊城人民带来了吉祥与幸福,他们赠稻于民,并祝
“愿此闤闠(huan hui,意为街市),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五羊化为巨石。
艺术家将这个美好的传说重塑出来。看!五只石羊神态各异:站在高处的老
羊雄劲,口衔谷穗,昂首向前方;老羊脚下是一对亲密依偎的小羊;再有一对
母子羊,母羊左右回首顾盼正在安静吸乳的幼羊,深厚母爱溢于言表。
镇海楼
又名望海楼。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它坐落在越秀山上,是广州现存最
完好,最具气势,也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镇海
楼建造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当时,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开拓北
城 800余丈,为壮会城之势,在北城垣最高处创建了此楼。
镇海楼高 25米,阔 31米,深 16米。第一、二层的墙壁用红砂岩条石砌筑,
三层以上为砖墙,底层墙厚 3.9米,外墙逐层收减,为塔、楼结合形式,加以朱
墙绿瓦,飞檐重叠,雄伟壮观。被誉为“五岭以南第一楼”、“岭南第一胜览”。
历来是登临览胜之地,每逢春秋佳日,游人络绎不绝。由于它的建筑造形非常独
特,故清代以来,镇海楼的图案被广泛用作广州的标志而四海驰名,成为吸引
中外游客的著名景点。
越秀山的明代古城墙
明代广州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
祖将宋元时的三城合为一城,并向东、北扩展:城区东起今天的越秀路,西到人
民路,南抵文明路、大南路和大德路,北跨越秀山。此时,越秀山才正式列入城
内,山上的镇海楼也同时兴建。
今天,广州绝大部分城墙已拆,越秀山镇海楼还残存着一段长 1100米的明
城墙。该墙高度由 1米至 10米不等。城墙下部为红砂岩条石砌筑,上部为青色大
城砖。其中镇海楼一带长约 200余米的城墙,已由市政府拨款修复。广州古城墙
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