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0:30:08
海底世界的未解之迷 思品政 三年级.doc(2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海底世界的未解之迷   地球有 71%的表面是海洋,辽阔的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海洋是水循 环的起始点,又是归宿点,它对于调节气候有巨大的作用;海洋为人类提供了 丰富的生物、矿产资源和廉价的运输,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随着科技 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正日益深入,但神秘的海洋总以其博大幽深,吸引 着人们对它的思索。在此,仅就海底地貌及其地质活动,谈谈几个未解之谜。   太平洋洋脊偏侧之谜 从全球海底地貌图中可以看到,海底地貌最显著的 特点是连绵不断的洋脊纵横贯通四大洋。根据海底扩张假说,洋脊两侧的扩张应 是平衡的,大洋洋脊应位于大洋中央,但太平洋洋脊亦不在太平洋中央,而偏 侧于太平洋的东南部,并在加利福尼亚半岛伸入了北美大陆西侧。显然,从加利 福尼亚半岛至阿拉斯加这一段的火山、地震、山系等,难以用海底扩张假说解释 其成因。那么,太平洋洋脊为什么偏侧一方?北美西部沿岸的山系、火山、地震等 又是怎样形成的?这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西太平洋洋底地貌复杂之谜 由于太平洋洋脊偏侧于东南方,在太平洋东 部形成了扩张性的海底地壳:东太平洋海隆。但在太平洋中西部广阔的洋底,地 貌复杂,存在着一系列的岛弧、海沟、洋底火山山脉和被洋底山脉、岛弧分隔成的 较小的洋盆等,看来并不完全像是由海底扩张所产生的洋底地貌,而更像是古 泛大洋洋底的一部分。因为海底扩张所形成的地貌,除了海沟、岛弧、沿岸山脉外 大部分应是较为平坦的、从洋脊到海沟一定倾斜的海隆地貌。虽然有人试图对此 作出解释,但未有较公认、一致的看法。   北冰洋的海底扩张是否仍在继续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的,又存在广阔 的大陆架,有人把它看成是大西洋的一部分,即大西洋北部的一个巨大的“地 中海”。虽然北冰洋也存在大洋中脊:北冰洋中脊(南森海岭),但在整个北冰 洋地区,火山、地震活动是很微弱的。本人曾作过统计:从 1900~1980年间,北 纬 70°以北只发生了 40次 6级以上的地震,一般认为是北极厚厚的冰盖阻止了 地震的发生,本人认为至少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赤道 的离心力会使地球内部的能量向中、低纬度转移,从而削弱了两极地区的活动。 而在南纬 70°以南的地区,从 1900~1980年也只记录到一次 6级以上的地震。一 般地说,任何快速自转的天体,其两极地区的活动均会受到削弱,太阳黑子活 动主要发生在南北纬 35°之间,亦可能与其快速自转有关。地球作为一个快速自 转的天体,北冰洋的地震和海底扩张活动就不能不受到影响,从其地震、面积、 无深海沟等情况判断,北冰洋的海底扩张即使没有停止,也是非常微弱的。   阿留申岛弧之谜 阿留申岛弧是地震频繁的地区之一,令人感兴趣的是: 阿留申岛弧向南弯曲,这种形状似乎显示有一种自北向南的力推动形成的,如 史前冰川的推动等,另外,阿留申岛孤南侧的深海沟表明,太平洋的海底扩张 对其它的作用是向北推进的,但从太平洋洋脊位置来看,太平洋洋脊伸入到北 美大陆,南北向偏东分布,其扩张方向应是向西偏北,而不应向北,那么,阿 留申海沟是如何形成的呢?   无震海岭与大陆平静山系的形成 一般认为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大陆边缘的山脉是海底扩张运动的结果,它们的成因可得到较完美的解释。但在 各大洋中,还存在着许多无震海岭,它们与大陆内部的一些平静、古老的山系一 样,仍未得到较为公认的解释。美国有人提出所谓“热点说”,试图解释无震海 岭的形成,他们认为热点处火山活动的源地固定于板块之下的地慢深处,当板 块移过热点上面时,随着热点处岩浆不断喷发形成火山,就可以形成一列沿着 板块运动方向的火山脊或火山链,即无震海岭。   南北半球地震不均衡 本人曾对南北半球发生在 1900年至 1980年间 6级 及 6级以上共 7936次的地震作过统计,结果发现南北半球发生地震的次数是不 均衡的:北半球共发生了 4634次,南半球只发生了 3277次,赤道发生了 25次, 北半球比南半球多四成以上。纵观世界火山、温泉分布图,亦可发现,北半球要 比南半球多,这是什么原因?由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很容易使 人联想到,海陆分布情况可能影响到地球内能的释放。我们知道,温泉、火山、地 震都是地球释放内能的方式,来自地热流的研究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地热流是 地球内能释放的最基本的形式,地球的内能通过地热流连续不断地经由地壳释 放出来,地壳是地球内能释放的最主要障碍,由地壳均衡假说可知,大陆地壳 远厚于大洋地壳,又据有关资料显示,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35千米,海洋地 壳厚度仅为 6千米。不难想象,地球的内能通过大陆地壳要比通过海洋地壳困难 得多。由于北半球大陆板块面积比南半球要大,而南半球的大洋板块面积比北半 球的要大,因此,北半球的内能更多地受阻于大陆板块,通过地热流释放出来 的内能就要比南半球少一些,这些受阻的内能在大陆板块下面积聚,并在地球 自转的作用下向中低纬转移,当这些能量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冲破地壳, 在一些地壳较薄弱的地带(如板块边缘)以火山、地震等形式释放出来。在一个 较长的时期内,南北半球各自释放的总内能应趋于均衡,即北半球通过地热流、 温泉、火山、地震等形式释放出来的内能近似等于南半球通过地热流、温泉、火山、 地震等形式释放出来的内能。由于北半球通过地热流释放的内能要比南半球少, 其累积的能量就通过火山、地震、地热活动释放出来。这就是北半球为什么比南半 球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我把这个推论称为南北半球内能释放均衡假说。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