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骄傲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无数珍贵的名胜古迹,自觉增强爱护名
胜古迹的意识。
2、懂得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爱护名胜古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在实际生活中见到他人损坏名胜古迹能予以劝阻。
课前准备
1、有关名胜古迹的图片、录像、VCD
2、将课后练习“告诉你”、“辨一辨”、“读一读”制成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北京故宫、布达拉宫、中山陵、长城等名胜)。
这些名胜古迹你游览过吗?知道它们在什么地方吗?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介绍图片中的名胜古迹,教师相机补充。
小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故宫、孔庙、布达拉宫……这些名胜古迹
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分布在祖国各地,镶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卷中。
(2) 播放录像《中山陵》
看着这雄伟壮观的中山陵,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谈感受。
小结: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
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这样的风景名胜,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呢?
学生谈做法,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
(1)自学课文第 2—4小节。
过渡:中山陵至今依然如新建时那样完好无损,庄严雄伟,你知道是什么
原因吗?请同学们读读文中的相关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 2——4小节,思考:为了保护好中山陵,园林工人和成千
上万的游客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如今中山陵正以它雄伟的气势吸引着更多的中外
游客。
(2)看录像《万里长城》,完成练习“读一读”。
提问:看了这一段录像,万里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谈体会(可结合所看录象谈;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可发挥想象;
可直接抒发情感……)
谁来读读书后的“读一读”(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满怀豪情读读这段文
字。
小结: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从秦朝修筑
长城至今,已经历了两千多年。为了重现长城的雄姿,我国开展了什么活动?为
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 5小节,指名答题。
(3) 学习课文第 1小节
过渡:长城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和爱护下重展雄姿。而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
名胜古迹多如繁星,我们江苏也是名胜古迹较多的地方之一,除了中山陵外,
你还知道哪些?我们常州又有哪些名胜古迹呢?学生回答,相机播放、欣赏有关
名胜古迹的片段。
小结:这些名胜古迹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象征,是祖国的骄傲,是劳动人民
的智慧的结晶。
(4) 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面对这一颗颗灿烂的明珠,我们心中有诉不尽的自豪,当我们在参观游览
的时候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名胜古迹呢?
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板书:
[ 不乱刻乱画 不攀爬践踏 不摸、抚文物 做“小卫士” ]
三、深化主题,提高认识
过渡:爱护名胜古迹应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同时,我国还制订了
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名胜古迹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1)出示投影片:练习一“告诉你”。
学生齐读,谈体会,增强法制观念
(2)出示投影片:练习二“说一说”
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生活周围的名胜古迹,说说爱护这些名胜古迹有些什么
重要意义?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 完成练习“辨一辨”。(先进行判断,指名简要说说理由)
(2) 完成练习“填一填”。(先自由填;再指名说)
五、总结全文
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象征,是我国的无价之宝;爱护名胜古迹是
每个公民的责任,是爱国的表现。我们小学生人人都要争***护名胜古迹的“小
卫士”。
六、作业
搜集有关中国名胜古迹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出一份“走进中国名胜古迹”
的手抄报。(可独立完成;可几人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