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挫折中成长
前两天,我收到了一位已经上中学的学生来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谢谢您,许老师,
您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您还记得吗?在五年级的班干部竞选中,一直是中队长
的我竟然落选了,当时好强的我真得难以接受,是您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安慰了我,激
起我重拾自信的勇气。我清楚地记得您的这样一句话——这点挫折算什么呢?想想同学们
为什么不选你,在挫折中改正缺点,站起来,让同学们看一看,你能行!”看到这封信,
我思绪万千——
以“自我推荐,竞争上岗”为手段的班干部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已实践多年。本
研究对班干部能力培养之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每次竞选,学生热
情高涨,参与人数多,面广,而班干部岗位却只有那么十几个,总会有许多落选学生存
在。特别一些原先一直是班干部,自我感觉不错,由于某中原因而落选,他们往往最容易
“受伤”。作为班主任如何做好落选学生的心理疏导呢?
一、善于捕捉落选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合理疏导。
每一次竞选结束后,总有一些落选学生或暗自流泪、或面无表情、或故作潇洒强颜欢笑,
此时班主任就应深入班级,利用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落选学生的神情和语言,并加以
分析,得出他们的心理状况。班主任还可以在竞选结束后,让落选学生以不署名形式说说
自己的心理话。这样,老师才能深入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及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合理
的心理疏导。一般来说,落选学生不良心理状况有两种:一是无视自身价值,遇到挫折就
自暴自弃的自卑忧郁型,二是无视他人价值的盲目自傲的嫉妒型。
让自卑忧郁的学生乐观起来。有的学生由于想当班干部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自卑忧郁
的消极情感,认为自己反正不行,比不上别人而一直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干什么事都
提不起精神。有位学生(前面写信的学生)在《我的心里话》中写到:“这次竞选我只得了
8票,哎,又失败了,真没面子,我真得不行吗?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呢?”这时
老师首先应找这位学生促膝谈心,谈心地点不要在办公室或教室,而应是一个较隐蔽的
地方。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的闷郁、不满倾吐宣泄出来,口头哭诉、书面宣泄均可,
正所谓“一吐为快”。而后老师对学生倾吐的内容加以概括和提炼,从中发现学生苦闷忧
郁的结症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逆向疏导、抗衡,对造成学生忧郁自卑的因素加以“稀
释”、化解、抵消,再强化巩固积极因素。前面那位落选学生,通过谈心,让她说说平时课
堂纪律的表现:多次与同桌讲话。使她认识到的确是由于自己的课堂纪律表现不好而落选,
这时,老师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些改正缺点的措施,还应充分肯定她原先工作的
表现:认真负责,有一颗为班级服务的心,班级卫生工作有条不紊。相信她如果能改掉课
堂纪律差的缺点,一定能在下次竞选中取得成功。这样让她重新鼓起信心,看到前进的方
向。后来这位学生表现相当出色,在第二次竞选中成功当选了卫生委员一职。再次,老师
应多组织一些活动,吸引这些自卑忧郁的学生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信心,正确认识自
身价值。如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展示,个性得以张扬。在欢声笑语中,
使自己的心胸豁达起来;在集体生活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同学之间的情谊;在活动中清
醒头脑,重新理清思绪。又如在班队活动中,让他们担任主持人一职,让他们在工作中享
受到成功的乐趣,充分认识“我能行”。
让自傲嫉妒的学生宽容起来。嫉妒是不让别人超过自己,害怕自己落后,被别人耻笑的
消极情感。这其中掺杂着自卑和自傲的复杂情感,在落选学生中更容易产生。当得知自己
落选时会显得很不高兴,撇撇嘴,眯眯眼,不屑一顾,内心一开始有些自卑,自责落后
与他人,但一会儿想到凭自己的能力肯定会超过当选同学,决心不让别人超过自己,有
产生瞧不起别人的情绪。在竞选中,班里就有这样的学生:他,学习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
个人组织管理能力很强。就是由于他脾气不好常与同学闹别扭而落选,落选后,他就装作
一付无所谓的态度,对同学说:“哼,班干部,我才不稀罕呢!”“某某同学,有什么
了不起,学习比我差多了,咱们走着瞧!”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利用各种机会,如班
会、晨会课、个别谈心等,让他们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正确看待竞争,学会宽容。让他们认
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为自己进步,就不让别人进步;认识到“三人
行,必有师”,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要在顺利时沾沾自喜,看轻别人,更不要在
受挫时悲观气馁,害怕他人超过自己;认识到班干部竞选旨在推动自己的进取与开拓,
一个人只有不满足现状,勇于创新,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心理素质;认识到
一个班集体,竞争的前提是团结合作,愿意跟别人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二、在班中营造理解和谐的氛围,让落选学生平静度过尴尬期。
对于落选者,一时的苦闷自卑或自傲嫉妒心理,都是正常的。他们都生活在班集体中,
如果其他同学对他们冷眼相待或冷嘲热讽,那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其他同学都能理解
安慰他们,那么必将是一剂良药。因此,老师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应该营造一种理解、轻松
的和谐氛围。在竞选前,可以组织参加竞选的学生召开竞选准备会。会上在充分肯定竞选
同学的上进心同时,应着重指出重在参与原则讲清竞选班干部“僧多粥少”的情况。事先
给竞选学生打“预防针”:只要参与、尽力了,就行!重视参与过程忽略活动结果!以此
来增强竞选学生的受挫承受力。在竞选过程中,老师应做好学生的投票导向工作,要求学
生在投票时坚持班干部的标准:一、是否有一颗积极为班级服务的心、二自身的行为表现
(学习尚可、行为规范优秀),要求学生在投票时本着为班级着想慎重使用自己的神圣的
民主权力。这样可以增加挑选班干部的范围,使曾经落选的学生增强当选成功率。在竞选
结束后,老师还应做好班级学生的舆论导向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当选固然可喜,就应全
心全意为班级服务,落选并不可怕,应吸取经验,振作精神,迎头赶上。在集体中形成一
种相互真诚祝贺和相互安慰鼓励的氛围,逐渐淡化落选者的身份,让落选者平静度过这
一尴尬期。
三、重视家访工作,让落选者真正重拾信心。
孩子的基本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评判力低。他们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是自
己的父母。为此,父母的言行、思想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现在的学生为何如此羡
慕当班干部,很大部分的因素是来自父母的“官本位”思想。在父母看来都有一种“望子
成龙”“望女成凤”思想,而“龙”“凤”则表现为一是学习好二是当“官”即班干部。
特别是小学阶段学业负担不重,家长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当上班干部。如果大队长当不
上,中队长也行,中队长当不了,小队长也可以。这就是现在家长的普遍心理。因为这样
他们才觉得脸上有光彩,同事面前有炫耀的资本。一旦孩子在竞选中落选,往往最接受不
了的是家长。所以做好家长工作也是疏导落选学生心理的重要一环。老师应利用家长会和
家访宣传班级开展“自我推荐,竞争上岗”的班干部竞选制度的意义。指出当今社会人类
心理状况一大缺陷是受挫能力差,作为家长应利用孩子落选的契机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素质,懂得人生道路不平坦,挫折无处不在,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和行为去迎接挑战,
经受挫折,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当得知孩子在竞选中落选时更应该理解孩子,关心孩
子,赞扬孩子,要理解孩子的烦恼和困惑,不用完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
他们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尤其是他们遇到落选这类烦心事时,更希望得到父母有利的帮
助、理解,当父母将援助之手伸向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满怀信心,
迎接生活的挑战,家长还应赞扬孩子,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能干,
即使不当班干部在做其他事时充满信心,跃跃欲试,处处表现自己证实自己。
四、增设岗位满足需要,在实践中说声“我能行”。
尽管学校对班级的班干部岗位设置是固定的,但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增设一
些工作岗位,以次满足学生为班级服务的热情。在班级中可以增设黑板报编辑组,吸收书
画较好的同学参加,使班级每月一期的黑板报办得更出色;可以成立班级通讯组,让一
些爱好作文的同学加入,使每周的红领巾投稿质量更高;可以组织纪律小干事,让那些
有一定管理能力和自己纪律不够好的同学参加,共同搞好班级纪律;还有环保小卫士、好
管家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中找到为班级服务的位置,享受到工作的乐趣,提高大部
分学生的工作能力。老师还可以采取班干部定期轮换制度,一般每一任期为一学期。期满
后,一般都应“下岗”,再进行下轮的自荐竞选,这样给未任职的同学提供机会,有利
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近年来,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一些在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做出拭母、自杀等令人吃惊的
行为,其实有源可寻。作为一名老师,应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在挫折中成长,
对于落选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正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老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
经得住挫折“风浪”的考验,在挫折中成长,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