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上网利弊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时
尚和潮流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的计算机互
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也极其迅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
到 2001年 6月,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 2000万,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群体,占
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高学历未婚男性青少年。如此众多的青少年上网都看些什么呢?互联
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是无益呢?
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
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
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占高中生的 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 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
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 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
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调查报告还显示,近 80%的青少年用户从 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
是家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用
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 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
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
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 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
女上网时间。
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
寻求。超过 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
电子邮件(48.6%)。约 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
年用户在聊天室或 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 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
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
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那么,
互联网对青少年都有哪些影响呢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 ,
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据统计,到 2000年 7月为止,我国已
有近 1000家大中小学校进行了域名注册,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学校站点。青少年不仅
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
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
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
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
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
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
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
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
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
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
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
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 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
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
发出来。
以上四点都是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有没有负面影响
呢?
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
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
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
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
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
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 ,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
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
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
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
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
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
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
有 47%与色情有关, 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
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
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 90%
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较,其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要解决这些问
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该做
好以下工作:
一、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
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二、加大力度,逐步实现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权益保护机构的网络化。
三、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
五、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六、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
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七、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达
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总体而言,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
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