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用钱,我们该怎么花
一、课题确定背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个体
工商业者家庭收入剧增,金钱代替了对孩子的教育。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又是"
缺什么也不能缺了孩子的花用"。再加上市场上的商品为了促销,不断迎合孩子
的心理。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敢花钱、乱花钱、见钱眼开。整天零食不离口、玩
具不离手。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严重地危害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助长了小
学生追求名牌、追求奢华、追慕虚荣的风气,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使一些学生
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品质。另外,小学生盲目模仿成人化人情
消费现象正在滋生蔓延。过生日大摆宴席、赠送贺礼;要好的同学互相请客;一
些学生把相互帮助变成了金钱交换关系,甚至用钱买作业。这种过多过滥的成人
化的人情消费,毒化了同学间纯真的友情。更严重的是,由于受家庭、社会的不
良影响,一些高年级小学生吸烟、喝酒、进网吧、打电子、穿奇装异服、戴首饰、抹
口红、涂指甲、留长发、染彩发等等,这些有害消费对小学生的身心毒害是十分严
重的。
上述不良消费倾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
成。所以小学生不良消费心理问题,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地为学
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
惯。
2、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3、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
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
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该课题的实
施要为发挥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空,营造宽松的环境。主要做法
( 1)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
( 2)与家长一起活动。
2、实践形式
( 1)收集资料和信息;(2)参观、调查和访问;(3)研究、设计和劳动;
(4)小组合作和交流;(5)规划、表达和反思。
四、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拟计划安排一个学期,分五个步骤:
1、准备阶段--确定课题(两周)
2、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六周)
3、第二阶段--交流探讨(八周)
4、第三阶段--总结反思(四周)
五、实践活动过程
1、确定课题
一天, 304班的邱振、林熙同学放学后经过学校门口的食杂店,无意中发现
食杂店里挤满了学生,他们有的从身上掏出一元、两元购买棒棒冰、汽水、羊肉串
等零食;有的正兴高采烈地把这些零食往嘴巴里送。接着,他们俩在其它的小店
铺里又发现了同样热闹的情景。他们俩看到这些,心中产生了许多的疑问:这些
同学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零花钱?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吃零食有什么坏处
呢?这无数个的为什么一直困扰着他们俩。下午第三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他们俩
就在课堂上把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没想到其他同学也深有感触。大家就这些问
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他们一致决定以"零花钱,我们该怎么花"为主题
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
2、调查研究
( 1)对学生零花钱数目的调查
课题确定了,同学们开始展开调查。邱振、杨以琳、韩炜、陈文、李启凡为一组
他们调查自己周围的同学的零花钱情况。他们通过询问、发调查表等形式展开调
查。调查中,也遇到了许多波折,如有的同学不配合调查,随便应付调查,甚至
认为我们这些调查者是无聊、爱管闲事。这一组的同学经过努力,终于完成了调
查工作。
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数目调查表
他们发现,受调查的大部分的学生每天的零花钱有一元左右,如果照这样
计算,全校 1200名学生,每天就有 1200元,那么一个月就有 36000元的零花
钱。这么多?邱振他们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
学生日记:
今天第一节下课时,我叫住了一名在走廊上的同学。我跟他说了我们班的调
查课题,请他能接受我的采访。他非常爽快地告诉我他身上的零花钱的数目。我
又采访了一个,我真高兴。(李启凡)
下午,我把调查表发给操场上一位正在打篮球的 六年级同学。没想到他瞄了
一眼调查表,就把表扔给我,顺口说了一句:"无聊!"听到这两个字,我的
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觉得我好委屈。(杨以琳)
( 2)对零花钱的主要用途调查
我们的同学到底把这一大笔的零花钱花在哪里了呢?林朝晖、郑蕾、余晴、黄
鑫、陈静这一组的同学调查了零花钱的主要用途。经过暗中观察,他们发现,学
校周边的食杂店、小吃店、玩具店是同学们最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天放学后和上学
前,这些店里都挤满了同学。甚至连校门口的那些小摊周围,也吸引了不少的同
学。看来,同学们的零花钱的主要用途就在这些方面了。
这一组的同学经过细致的调查,终于发现,大部分的零花钱都花在了零食、
玩具上,只有极少的钱花在购买一些学习用品、课外书上。看来,大部分的同学
都不是把钱花在真正该花的地方。
小学生零花钱主要用途调查表
学生日记:
今天,天气很热,我看到我们班的一些同学到食杂店买了冰棒,还随手把
冰棒纸扔在了地上。这简直太不讲卫生了。他们还边走边吃,有说有笑。(陈静)
下午放学后,我经过学校门口的小吃店,看到几个六年级的学生在里面吃
着什么东西。我心里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钱呢?(郑蕾)
( 3)对零花钱来源的调查
对于郑蕾同学的疑问,其实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出回答。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
根本没有经济收入,所有的零花钱都是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给的。这里的问
题就是这些钱有多少是家长们主动给的?有多少是这些孩子们欺骗家长得来的?
于是,杨铭、林智杰、林宇廷、纬临这一组的同学对自己要好的同学、小伙伴、邻居
展开了调查。
调查的结果,他们简直都不敢相信:学生们的零花钱中,有近一半是通过
欺骗家长得来的!欺骗的方式各种各样。这些同学为了钱,可真是费劲心机啊!
调查组的同学不由从心底发出感叹:过多的零花钱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更危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日记:今天,我采访了一位要好的同学。听说我要调查这个,她神秘兮
兮地对我说:"昨天,我骗我爸说我的圆珠笔丢了,我爸二话不说,递给了我
两元钱。你看,多容易啊!"(林宇廷)
( 4)对家长的调查
对学生的调查,让我们 304班的同学感到寒心。为什么我们的家长要给孩子
这么多的零花钱呢?为什么我们的家长这么容易受骗呢?难道我们的家长都很
有钱?不在乎这些钱?带着这些疑问,刘亮、王晓晃、王炎红、张薇、叶琳这一组
的同学展开了调查。
每天放学后,他们来到了校 门口的家长中间,通过采访、发调查表,了解到
我们大部分的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原来,我们这些家长收入都不高,月收入在
1000元以下的家长占了近 60%,而且这些家长学历不高,工作单位效益不好。
家长基本情况调查
家长们赚钱也不容易。这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怎么就这么轻易给孩子呢?这只
有一个答案:我们的家长们过度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有什么需求,都要尽量
满足。看来,家长也有错啊!
学生日记:
快放学了,我向老师请了一会假,来到校门口。啊,校门口的家长真多呀!
我向一位阿姨走去。她很高兴接受我的调查。原来,她是五年级的一位学生家长
单位效益不好,她已经下岗了。每个月只靠孩子的爸爸赚的钱来养活一家人。但
她每个星期还是会给自己的孩子几元作为零花钱。(王晓晃)
3、交流探讨
( 1)乱花钱的危害
调查结束了, 304班的同学坐在一起,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交流自己调
查的感受和收集资料的情况。大家七嘴八舌、兴致勃勃地讨论开了。见到此情景,
我积极引导学生谈谈乱花钱的危害。
韩炜:有的同学零花钱很多,所以在店铺里就乱买东西,还经常请同学吃
东西,这就会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刘亮:乱花钱会使生活困难的家庭更困 难。比如一个同学爱乱花钱,他就会
经常向爸爸妈妈要零花钱,这样就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叶琳:很多同学用零花钱买零食吃。很多食杂店的零食都不干净,都是"三
无"产品,吃了会拉肚子,危害我们的健康。
邱振:有些同学有了钱,就上网吧、打电子游戏,这样不仅花钱,而且还影
响了学习。
陈静:有的同学有很多零花钱,就会使零花钱少的同学感到很没面子。这样
就会在学校里形成互相攀比的风气。这就很不好。
杨以琳:有的同学零花钱用完了,就会想方设法去向家长要钱,甚至欺骗
家长,这样就会养成说谎的习惯。长大了怎么办呢?
郑蕾:有的男同学买了许多的卡通卡片,比谁的卡片多。有的同学在上课时
还拿出来玩。学习都退步了很多。
林熙:乱花钱会使同学们认为有了钱就可以买一切东西,觉得钱是世界上
最珍贵的。其实,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钱,有的东西用钱是买不到的。……
听了学生的发言,我感到很欣慰,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长大了,懂事了,
明白了事理。这难道不是比活动更重要吗?
( 2)怎样合理地使用零花钱
既然乱花钱的危害这么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使用零花钱呢?在我
的引导下,学生们又热烈地讨论起来。
杨铭:我们应该把零花钱攒起来 ,把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让他们
更好地学习。
李启凡:前几天我看到《海峡都市报》上登了几个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的学
习成绩都很好,但是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没办法继续学习。我们应该把钱捐给他
们。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口袋里的钱来之不易 ,
零花钱要合理使用,胡乱花钱后患无穷。)
4、总结反思
我们已经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使用,不能
铺张浪费。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不能像我们一样正
常读书、生活,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节约零花钱,寄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帮助他们。
① 如果每天我们每人节约一角钱,我校 1200名同学每天可以节约多少钱
呢?
②全国 13亿人每天能节约零用钱多少呢?
③如果 500元可以帮助一名贫困儿童完成一年的学业,那么全国每人每天
节约的零用钱可以帮助多少贫困儿童完成一年学业呢?
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聚沙成塔,集腋 成裘"的道理。我们每天节约
一角钱就可以帮助许多贫困学生走进学校,像我们一样愉快地学习、生活。我们
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应该把我们节约的
零花钱寄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为弱势群体奉献我们的一
份爱心。
活动结束后, 304班的同学们向全校同学发出了一封倡议书,向台江区工
商局、城管局、卫生局的叔叔阿姨们发出了一封建议书。
结合活动,学生自己撰写板报稿,出一期题为"节约一角零花钱,奉献一
片爱心"的黑板报。
六、活动评价
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我们学校周围的有 效资源,发挥学生的观察和调
查研究能力,鼓励他们大胆钻研,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
也利用他们身边的事实材料,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但活动中,由于
部分被调查的学生对活动的抵触,深深刺伤了 304班同学的自尊心。另外,由于
各种各样的原因,部分学生和家长在调查时没有说出准确的数字,因此一些调
查的数据不是非常的准确。这也是本次活动欠缺的一个地方。
附 1: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我们开展了小学生零花钱情况的调查。
一、调查结果:
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平均每位学生每月的零花钱大约
是 25元左右,其中用于购买零食的费用 8.4元,用于购买玩具的费用 6.2元,
用于上网吧、打电子的费用 6.5元,用于购买文具的费用 2.1元,其它用处 1.8元
二、分析:
1、由统计结果看出,目前小学生的零花钱用在零食一项上为最多,其次玩
具,而用在文具方面的为最少。
2、造成上述这种趋向的原因,我们认为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学
生家长经济收入普遍提高,致使一般工薪阶层每天给子女一、二元零花钱成为极
普遍的现象;(2)有不少家长溺爱独生子女,一味满足子女的消费需要;
(3)学校门前有不少小吃店,诱使小学生乱花钱。
3、调查所反映出的小学生零花钱消费趋向可能产生的后果应引起人们的重
视:(1)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2)造成零花钱消费的攀比现象,一
旦在父母处索取不到,则可能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3)多吃零食对
学生的身体发育是不利的,更何况不少零食是不合卫生要求且含有激素、色素等
有害物质。
三、对策:
1、学校领导、教师要深刻认识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班
主任老师,要采取多样的手段,向学生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
2、发动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有益的儿童读物,或者把零花钱积攒起
来,开展献爱心活动,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3、教师要多与家长联系,引导家长认识学生乱花钱的危害,请家长配合学
校,做好艰苦朴素的教育工作。
4、学校要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清理学校门前的摊贩。
附 2:建议书
台江区工商局、城管局、卫生局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我是台四小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在我们学校门口有几家小店铺经常出
售一些劣质的食品和玩具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为了全校同学的健康成长,让我们
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请允许我代表台四小全体同学向你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请你们定期对学校,门口的小店铺的食品和玩具等进行抽检。如果发现有
"三无"商品,应该坚决予以销毁,让同学们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2、请你们经常对学校门口的小店铺进行卫生检查,让同学们能更健康的成
长。
3、请你们坚决取缔校门口的流动的摊点。
为了我们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一个良好的校外环境,希望你们能对以
上三点建议予以考虑。
谢谢!
台江第四中心小学:杨铭
2004、3
附 3:倡议书
台四小全体同学:
你们好!
我们是三年四班的学生。最近我们开展了一次《零花钱,我们该怎么花》的综
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通过调查、采访,发现我们学校平均每位同学每月
的零花钱是 25元左右。而这些零花钱用在零食一项上为最多,其次玩具,而用
在文具方面的为最少。我们还了解到,我们很多同学的家庭并不富裕,家长的收
入并不高。因此,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改变校内互相攀
比的不良风气,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学会合理地使用零花钱,我们向全
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尽量不向爸爸妈妈要钱。如果要购买学习用品,要向爸爸妈妈说明清楚。
2、放学后不到校门口的小店铺购买零食和各种玩具。特别是不到那些流动小
摊前购买。
3、不去学校周围的网吧上网、打游戏。
4、合理安排零花钱,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如购买一些有益的儿童读物等。
5、每天节约一角钱,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三年四班全体学生
2004、4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