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反映较为普遍 ,其盲从性尤其突出 ,这是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
成熟、意志薄弱、情绪易受支配、行为冲动、自制力差、经不起外在因素的诱惑、凭直觉看待
事物、认识问题没有主见并缺乏独立见解等年龄特征决定的。
在教育工作中 ,我们常常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现象启发引导学生的从众行为 ,达到预
期的教育目的。比如 :组织学生讨论某一问题 ,开初大家都不发言 ,相互观望。教师为了打破
这种冷场局面 ,首先启发学生中的一些活跃分子“打头炮”,于是大家纷纷发言 ,少数不想
发言和不爱发言的同学也跟着发言起来。气氛热烈 ,发言踊跃 ,讨论会就能取得圆满成功。
班主任在班级思想教育工作中 ,也要注重小学生这种从众心理现象对班集体的影响。
分析研究学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从而应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利用从众
心理的积极作用 ,造成控制和影响全班学生的心理环境 ,可建设纪律严明、班风正、学风浓、
团结向上的优秀班集体。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抓 :
一、从正面教育入手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与道德意志 ,把外在的道德
要求内化为产生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二、在班主任的指导下 ,逐步培养并形成以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少先队积极分子为骨干
的集体核心。这批骨干普遍具有向心力 ,发挥龙头导向和驱动作用 ,推动全班的思想道德的
积极转化 ,推动全班同学的学习 ,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起到保障作用。
三、化从众心理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首先要抓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在班
集体中虽然只是少数 ,但其消极因素的能量和对班集体的影响不可低估。“蝼蚁之穴、溃堤
千里” ,这个形象的例子深刻地揭示了转化后进生对优秀班集体的建设是何等的重要。转
化后进生的方法很多 ,但说千道万 ,归根结底对他们要倾注真挚和深厚的爱 ,用循循善诱的
良药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在转化中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 ,切忌简单粗暴。其次还要诱导
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友伴群体 ,克服哥们义气 ,懂得同情、谦让、关心人、帮助人 ,逐步让学
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