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家乡的习俗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并搜
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传统等故事。
2、教师应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8~69页的文字和照片及图画
从提问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可能从电视、广播及民间故事书里听到或看
到过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
听。”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乡风乡俗”一词的含义,要让学生明白,乡风乡俗是指
一个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就在家乡人的生活中,就在家乡人的一言一行里。
2、说一说家乡的风俗。“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
文化,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在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呢?”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明
哪些属于风俗和文化的范畴。
3、故事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统、民间故事都渗透着一些地方的
民间风俗和文化。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
给大家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为了防止超时拖堂,教师应考虑讲故事的人数
4、讨论。针对学生所讲的故事,就其中渗透的一些民间风俗和文化展开讨论
说一说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民间风俗和文化。在讨论中,教师
可以列举一些不同地区或民族的风俗实例,例如饮食,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和
学习。
5、教师小结。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实情,教师在小结时,
应强化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给教师的建议〗
1、这是一节有关乡风乡俗主题的学习活动,要想组织好这一主题的学习活
动,关键在于让学生明白乡风乡俗的内涵和外延。
2、本课题的重点是了解风俗及文化的地域特点,教师要选择好典型的例子,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
〖家庭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俗和文化的传说或故事,并与同学相互交流。
〖评价建议〗
1、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2、学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