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邻居
一、主题教学思路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在家里与邻居的接触机会很多,早晨、
晚上、节假日都会碰到邻居,搞好邻里关系十分重要。邻里之间要为邻居多想,互相体谅,
为了建立友好睦邻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量。对
于小学生来说,应为邻里的和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邻居收信件、替邻居看管
小孩儿、倒垃圾等。
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脏乱的环境使人厌恶。优美的环境一是要靠大家共同维护
的,特别是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二是依靠大家来创造,这样就会使居民区更美,邻里更
和睦。
通过活动让学生为家庭的环境献计献策。
二、教与学活动指导
1、远亲不如近邻
(1)教材是从“我和邻居李大爷亲如一家”的故事展开的。李大爷退休在家,主动
承担起大院的管理工作,每天都为邻里做些服务,深受大家尊敬。有一天小明的家长没有
在家,小明突然感到肚子疼得厉害。李大爷听说后忙带着小明去医院检查。小明的父母回
来后,十分感谢李大爷。
(2)建议教师围绕这个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3)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给大家讲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邻居对赵老师说:“赵
老师,春节我们全家去石家庄看望孩子的爷爷,家,您给看着点儿。”“放心地去吧!”
赵老师和女儿小华异口同声地回答。一连两个星期,小华天天为邻居家养的花儿浇水,给
小猫喂食,还为邻居家收管报纸。等邻居一家回来后,小华立即端来了热茶。邻居一家非
常感动,连连致谢。
(4)邻里之间要为邻居多想,互相体谅,互相谅解。为了建立友好睦邻关系,我们
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量。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谈谈自己与邻居是怎样相处的?我家和邻居相处得很好;我家和邻居没有来往;我家和
邻居谁也不理谁。
(5)教师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说说是属于哪一种,然后找找原因。
教材中的案例只是从邻里之间互相关心、帮助劳动等方面做些提示。实际生活中,邻里之
间的相互关系是多方面的,如做饭时突然没有盐了,向邻居借一点;修理东西时,自家
工具少向邻居借用一下等等。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如帮助邻居收发信件、替邻居
看管小孩儿等,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6)怎样指导儿童与邻里相处?建议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调查,列举出正确与错误的
事例,展开讨论。如尊重邻居,见面主动打招呼、主动让路等。总之,儿童和邻居相处,不
仅有怎样去做的方法,还应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宽广的胸怀和
一定的涵养。
2、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1)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周围还有哪些不够方便的地方,向有关部门提
出建议。比如,多设一排座椅,再建一个花坛,多放一个垃圾桶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
生理解环境美,是需要大家共同来创建的。调查前,教师指导学生制作调查表,列清楚时
间、地点、内容等。向有关单位提出的建议可以是文字,也可以画图画。
(2)组织学生为美化环境做贡献。美化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在实际的行动中
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美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唤起美化环境的欲望,受到热爱生活的教育。
(3)引导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不只是一次活动,而应该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