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技能技巧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习小组合作不顺或者貌合神离,无话可说。美国青年研
究中心对必要的社交技能进行了总结,认为“组成技能、活动技能和交流技能”是合作应
具备条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本身就离不开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在培养学
生的合作技能技巧上具有独到之处。
1、组成合作小组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的学生对分组或自己组合活动小
组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合作的第一步就卡住了。因此,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
行基本的社交性语言的引导和要求,让学生学会沟通。如:“你好,合作愉快!”,打招
呼互相问候,自我介绍,或微笑、握手、击掌等,创造一个合作氛围,这些常见的语言和
动作是组成合作体的重要开端,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很容易做到,但又常常被教师和学
生所忽略。
2、小组活动技能的培养。一个团体需要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团体才有生命力,缺乏这一点,
合作体就有可能解体,或流于形式。那么,这种凝聚力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应是小组
成员对共同目标的确认和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激励学生的合作,引导
和鼓励学生互相积极评价自己和他人,表达感谢与应达感谢,倾听和尊重他人讲话,
“鼓励他人参与及对鼓励参与的应答”,“尊重差异,善于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对小
组成员成功的赞赏,失败的鼓励等。以增强合作体的相互理解和友谊,逐步形成与人相处
的技能,这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3、交流技能的培养。“交流就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交流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心
理学家认为:“语言的第三个职能是交流的职能,即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在教学中,
让学生在合作体中彼此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活跃小组活动的气氛,积极提建议与应答,
“询问原因和提供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与不赞同的应答,或学会说服他人”“学
会微笑与倾听,做会说话的人”等。教师应在语言表达上给予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经常运用,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