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孩子成长
“孩子上课不专心,老爱做小动作……”“孩子从来都不爱学习,我们真拿他没办
法……”针对我国大部分家庭教育均存在盲目性、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现状,程教授指出,
运用自己独创的“阶梯”教育理论,将学习环节和教育任务划分为几个目标层次,指导
学生一步一步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作为家长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先了解学校。作为孩子,一天精力最充沛的时间
都在学校度过。孩子上课时,虽然表面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内心却千差万别。所以,针
对孩子上课时的心理状态,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测算,程教授将其划分为 5个等级:1
级叫跟着上课,也称“口袋式”上课。这是上课的最低级水平,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简单
地抄笔记,长期这样将会影响孩子的发展;2级叫懂记上课。就是学生上课能积极思考,
在懂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记忆。一些学习有问题的学生,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思考,不会记
忆,所以,2级还要求学生课后能复述出课堂上的主要内容。青少年正处在记忆力的黄金
时期,这一时期记东西既快又好,让孩子回家复述课堂内容,有益于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3级上课叫联想上课,要求学生上课积极思考、展开联想,还要求学生能积累掌握、运用知
识的能力。只要有了经验,并且把经验变成能力,学生在考试时就能考好,一般中学生能
较长时间地达到二三级上课就不错了;4级是多得上课。它的目标是学生能主动培养分析、
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5级是专论上课。这些做法就能让学生
处于主动自学状态,有自学能力和方法,有自己见解,能和老师、同学展开专题讨论。
作业:自查评审是关键
“这娃真把人愁坏了,不爱写作业不说,还把作业本都藏了起来……”针对不少家
长代替学生检查作业的情况,陈教授指出,家长绝对不能“屡屡代劳”,这样的结果只
能导致孩子失去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程教授指出,“做作业”是促进孩子学习成绩最为有效的方法,家长完全可以采取
“分级”方法,帮助孩子培养优秀的学习品格。程教授介绍,作业同样也分为 5级:1级
是认真完成作业。2级是提高效率完成作业。现在有较多的学生做作业不科学,不懂得做作
业前应该先做好复习,打开作业本应一气呵成,再检查,而是边做边看边复习,效率很
低。也有的学生磨蹭,写作业的时候咬手指头或者玩弄东西,耽误时间。3级是自我评审作
业。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后,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在题目前面做上记号。非常简单的题
目是 1级题目,需要动点脑筋才能做出来的是 2级题目,感到很难又很有收获,就画一个
大三角……这样一级一级画出来,就加强了学生写作业的主动性,而不是写完后推给老
师了事。这一级很重要,孩子临考前,可以将作业本拿出来有重点、有层次的复习,提高
学习成绩;4级作业是经验作业,让学生总结经验,哪些作业题目好,好在哪里。5级作业
是发展作业,让学生像老师一样,对重点和难点有较好的掌握,家长们也可以用这种方
法对孩子进行指导。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预习、复习等的分级方法。程教授介绍说,对于孩子的学习进行
分级,首先可以激发孩子积极上进,当孩子达到某一级别时,他会朝着下一级努力;其
次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种有效的学习行为方式,既决定
他们学业的成功,也影响着他们品格的养成。阶梯式的学习目标使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
化、系统化、差异化、现代化,有助于孩子循序渐进地科学学习;最后是培养了孩子的自觉
性,让孩子自我学习,自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