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东经 121°13'至 135°06',北纬 43°26'至 53°34',地
处东北北部,面积 46万平方千米,。西部属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北部、东南部
为山地。属寒温—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南北温差
大,北部甚至长冬无夏。因而夏宜避暑,冬宜赏雪、观冰灯、进行冰雪运动。1月平均气温-
31—-15°C,极端最低气温达 52.3°C (漠河 1969年 2月 13日)。7月为 18—23°C,无霜期仅
3—4个月,年平均降水量 300—700毫米。有汉、满、朝鲜、蒙古、回、达翰尔、鄂伦春、赫哲、
柯尔克孜、鄂温克等民族。为中国木材、石油、大豆、甜菜、亚麻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均居
全国首位。煤炭、黄金、机车车辆、机械、矿冶设备等亦占有重要地位。
旅游资源:黑龙江为中国火山遗迹较多的省区之一,火山活动为其创造了著名的旅
游资源,如五大连池市的五大连池、温泉及熔岩地貌,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及火山口森林、
熔岩隧道等。连绵的山地和广阔的沼泽地是动植物资源宝库,有天鹅、丹顶鹤、东北虎、东
北豹、麝等珍稀动物。全省建有多处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故乡”扎龙自然保护区观鸟旅
游颇受青睐。其它野生动物亦多,因而开发了桃山、乌龙、平山等狩猎场,吸引着中外旅游
者。黑龙江冬季漫长而寒冷,多冰雪,一些河湖与山坡成为开展冰雪活动的好场所。
地方文艺:冰雕艺术自 60年代初在哈尔滨发展起来,至今已产生广泛影响。二人转已
有 200余年历史,它是在东北秧歌、民歌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莲花落、评剧、皮影等艺术,
逐渐发展起来的,流传于吉林、辽宁,也流传于黑龙江,并形成北路的特点:表演细腻,
唱腔优美,以唱功取胜。龙江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二人转基础上形成的新剧种,乡土味
浓郁。
饮食文化:以野味为特点,常以飞龙(榛鸡)、麟面(驼鹿鼻子)、熊掌、猴头蘑等吸引食客,
营养丰富,味道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