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0:49:08
华北平原 思品政 四年级.doc(25.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华北平原 从东北平原沿着渤海湾狭长的滨海地带(习惯上叫”辽西走廊”)向西南,过了山 海关就进入中国的另一个大平原——华北平原。这个平原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到黄海、 渤海和山东丘陵,北依燕山。西南至桐柏山、大别山,东南部在安徽、江苏北部大致以通扬 运河与长江三角洲接界。整个平原延展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等 7个省 市境内,总面积约 3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平原。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带来的泥沙逐渐向东冲积而成,所以又称为 黄淮海平原。整个平原以黄河为“分水岭”,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属海河流域,叫海河 平原;南部属淮河流域,叫黄淮平原。 据研究,大约距今 1.3亿年前,中国东部曾发生过被称做燕山运动的强烈地壳运动。 这一地壳运动使今天的河北西部边境抬升成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脉,东部相应断 层下陷,并为海水所淹没,当时的海岸线直迫太行山麓地带。到了距今约 7000万年时又发 生了一次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的地壳运动。这时西部山地再次抬升,东部继续下沉,这种 西升东降的情况至今仍未止息,所以在地壳升降转折地带经常有地震发生。 与此同时,从西部和北部山地、高原上流出来的黄河、海河及滦河等河流,挟带着黄 土高原冲刷下来的大量泥沙,首先在山前堆积起来,形成一系列冲积扇。冲积扇所在处地 势较高,一般海拔在 50米以上,坡度较大,容易排水,对农业生产有利。河北、河南两省 的一些古老城市大多分布在这条地势较高的冲积扇带上。 由于黄河流经疏松的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最多,因此所形成的冲积扇规模也最大, 地势也较高,并且横亘于华北平原的中部。这就使得整个华北平原的地势以黄河冲积扇为 中心,向北、向南、向东微微倾斜。 冲积扇带的外缘是地势更为低平的冲积平原,一般海拔只有 30米左右。农冲积平原的 外围,即临近海岸的地方就是滨海平原,由各河流的三角洲相连而成。海潮和海浪向海岸 堆积的泥沙对滨海平原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很大。这里的地势极为低平,地面高程都在 5 米以下,还留有不少尚未被泥沙填高的洼地。由于黄、淮、海等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超过了 地壳下沉的速度,使得华北平原不断的填充和扩大成巨大的冲积平原,并使海岸线逐渐 远离太行山麓,不断向外延伸。 华北平原上多低洼地,凡是冲积扇与冲积扇之间,河流与河流之间,都是地势比较 低洼、湖沼较多的地区。黄河冲积扇北面,保定与天津大沽之间是海河平原低洼地分布的 中心,著名的白洋淀、文安洼和大洼等都分布在这一带;黄河冲积扇的东缘与山东丘陵接 触处,是黄淮平原另一个低洼中心,山东西部著名的微山湖、东平湖等湖泊群就分布在这 一带。滏阳河、子牙河与漳卫运河之间也是一片低洼地。低洼地区排水不畅,不仅易受洪水 内涝威胁,而且因为地下水位高,干旱季节存在于地下水中和土壤下层的大量可溶性盐 分,随毛细管水上升地表,积存于土壤中,易形成盐碱土。 洪水、内涝、干旱,特别是春旱以及盐碱、风沙,长期以来是华北平原最凶恶的自然灾 害。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平原人民治淮河、战海河,改造黄河,已使平原面貌起了巨大的 变化。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