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骏马”绰号的由来
维吾尔人有个习俗,一般人除了名和姓之外,还有一个绰号。有时,说某某名字,实
在让人记不起来是谁,但只要一说其绰号,马上就能想起来是谁了。在这里就不论这种习
俗的历史和优劣了,但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社会现象有一个明显的规律,那就是大部分
绰号都与其所有者的职业有关。随着学习使用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现在开始使用汉语
给同胞起绰号了。
在我的朋友当中,就有一位绰号叫红骏马的,是一位戴着眼镜、十分秀气的四十多岁
的青年,他的名字叫迪力夏提·库尔班。
1977年,迪力夏提参加工作,在新疆当时的大型国有企业七纺上班。刚开始是水
暖工,后来成了水暖空调工程师,再后来就当上了车间副主任,也可谓风光了一番。3年
前,他因七纺效益下滑而离职。由于妻子也因七纺效益不行而提前退休,拿着微薄的退休
工资,又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他不得不到处找工作。
由于他从小就学汉语,再加之他干任何事都有股子钻劲儿,当时凭这些条件,完全
可以到一家有关的单位干自己的老本行。但他想,既然选择了重新谋职的道路,索性就从
头开始,干干完全陌生的职业。他很自信,别人能干好的职业,自己也一样能干好。抱着
这种就业理念,他先后在安利和平安保险公司谋过职,收入还算过得去。
两年后,他觉得安利产品和保险还没有在维吾尔人群中打开市场,这些工作都不太
适合自己。经过仔细考虑分析,他感到最近几年维吾尔宴会厅发展很快,又有日趋发展的
旅游支撑,这是个很有希望的行当,凭着自己两年的推销经验,完全可以在这里谋求发
展。他立即辞掉了保险业务员的工作,到伊力酒业集团属下的红骏马销售公司,当了一名
酒水推销员。
他起早贪黑,日夜奔波于乌鲁木齐的各个宴会厅和超市之间,联系推销红骏马牌伊
力酒,几个月下来,就建立了自己较为稳定的销售市场,那就是30多家维吾尔宴会厅,
几十家超市和小店铺。同时也以骄人的销售业绩,排名公司最佳销售员行列。
迪力夏提推销红骏马,可谓兢兢业业,执著不息,不畏劳苦。为了能及时收回货款,
他要等到宴会厅关门打炀,那可是半夜一两点钟了;他也讲究广告推销方法,亲朋好友
请客吃饭,他只要得到信息,都要提前与东家联系,非要让其买红骏马;我们哥儿们几
个聚会,他必带红骏马。就这样,他就慢慢获得了红骏马的绰号。他对此很得意,每每喝
到兴奋时,也常常以红骏马的绰号自居。
当记者问到迪力夏提推销红骏马是否有进一步发展的想法时,他充满自信地说:
“我最近正在学驾照,因为公司准备分给我一辆微型车,专门用于跑业务。我准备再苦干
两三年,把车钱挣出来,然后争取作独立的酒业销售商,增加推销品种,扩大业务规模,
让红骏马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