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0:51:35
梯田文化 思品政 四年级.doc(24.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梯田文化   在起伏连亘的哀牢群山中,一座座几十级、上百级的梯田,从山脚顺着坡势蜿蜒向上 伸展,层层叠叠,直通茫茫云海,蔚为壮观。   千百年来,面对高山峡谷的生存空间,哈尼人民创造、总结出一套垦种梯田的丰富经 验。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 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涧,通过水笕沟渠引进梯田。到了初春,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泉, 在明媚的阳光下,山风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间,层层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块块绿 色壁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这简直就是一幅变化奇巧、简朴秀 美的水墨画。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俗话:梯田是小伙子的脸。小伙子美不美,主要看他造田做得怎么 样,若是他筑埂、铲堤、犁耙田样样来得,就会得到大家的称赞,并赢得姑娘的爱慕。姑娘 美不美,关键要看她在梯田里做的活计好不好。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之源,因此,他们对水特别珍惜。为了不误农时,自古以来 就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一股山泉所能灌溉的面积,人们友好协商,拟定每块田 应得的水量,按水流流经田地的先后顺序,在水沟与田块的入水口处设一横木,并在横 木上将那块田应得的水量刻定位置,让水自行流进田里。   哈尼族家家户户还习惯在梯田里养鱼。阳春三月栽过稻秧后,人们投入鱼苗,任其自 然生长。深秋时节,在收割稻谷的同时,一箩箩鲜鱼便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水牛是耕种梯田的得力助手,所以哈尼族的敬牛习俗经久不衰。母牛生下牛犊,全家 即上山觅割嫩草喂它,有的还加喂肥肉和红糖水;如遇冷天,不惜用旧衣服、棉絮为之包 裹御寒。牛犊生下的第三天清晨,主人家将蒸好的一大甑子糯米饭放在牛厩前,按家中人 口和水牛母子数字,捏制如碗大的若干饭团,给牛各喂一团后,家人分取一团就地食用。 此俗意味着人、牛地位平等。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