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0:54:40
故事天地 思品政 五年级.pps(84.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课件
中国飞行之父——冯如 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 ,生于广东恩平县 ,12岁时 ,因生活所迫 ,随亲戚 赴美国旧金山谋生。 1903年 ,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 ,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 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 ,于 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 ,1909年正式 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 ,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1909年 9月 21日 ,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 试飞 ,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 ,在场的除记者外 ,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 飞行了 0.8公里 ,离地 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 ,螺旋桨突然停转 ,飞机摔在地面 ,冯如被 摔出机外 ,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 ,致使桨根断裂。   1910年 7月 ,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 ,又制作 了第二架飞机 ,10月至 12月 ,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 ,并受到孙中山 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 ,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 2 月 ,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 ,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 ,冯如被广东 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 1912年 8月 25日 ,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 牲 ,被追授为陆军少将 ,遗体安葬在黄花岗 ,并立碑纪念 ,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故事天地 卡尔 ·施密特的一次特殊实验 芝加哥博物馆的研究员 67岁的动物学家卡尔 ·施密特正在细心地观察南美洲的毒蛇。 突然,施密特博士觉得自己的手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一阵剧痛传遍全身。凭着他那丰富的经验 ,他知道这是被毒蛇咬了。 怎样办?实验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天已经这样晚,电话根本打不出 去,况且这种南美洲蛇是巨毒蛇,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毒发身亡。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 了。施密特博士觉得自己性命难保。难道就这样死去吗?不,应定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施密 特艰难的走到办公桌前,用颤抖的手紧握住笔,写下自己被蛇咬后的感受。施密特博士喘息着, 都大的汗珠留了下来,他多想休息一会,但是生命随时可能终止。施密特博士高着顽强的毅力支 撑着。要紧握住了笔,他写字已经很困难了,像在坚硬的石头上雕刻一般。情况越来越严重,施 密特博士手一松停止了呼吸。这是一个伟大的动物学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做的事情。 “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他把体温表夹在腋下,抬头看看手表,把每一 分每秒的感觉详尽地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体温很快升到了 39.5度……胃剧痛… …”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淌着,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动。他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燥热, 想喝口水……突然,他什么也听不见了,耳朵里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出噪音,但他还是顽强地记录 着:“睁开眼时,眼皮疼……快 4个小时了……”时间啊,你慢些走,让博士完成他最后一个实 验,实现他的心愿。不!时间你快些走,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要再受痛苦的折磨…… 时间依然那样不紧不慢地走着,老人的伤口、鼻和嘴开始淌出血来。血染红了衣服, 滴在实验报告上。“我已经看不见体温表了,情况十分严重……血从鼻子和嘴里淌出来,疼痛消 失了,软弱无力,我想脑开始充血了……”在他被蛇咬伤 5个小时以后,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了 ,他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验记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科学事业贡献出了全部力量。 故事天地 令人钦佩的科学家——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1867—1934),原名玛丽 ·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 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居里夫人 1867年 11月 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 个教师家庭。 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 1891 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 光,勤奋努力,于 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 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 ·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 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 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 ,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 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 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 1898年到 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 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 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 12月 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故事天地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