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故事:回国寻根的哈佛女孩
在美国, 21岁的钱向民出生于学识渊博且十分富有的美国华裔
家庭,住在美国著名的科学城硅谷。她是美国第三代华人。她小时候
,父母工作都非常忙,只好请保姆照料她和弟弟妹妹们。家里一个保
姆来自,对她特别好。从保姆的讲述中,小钱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
上还生活着许多贫穷的人。 17岁那年,她一个人去了趟非洲。在非洲
时,有人问她是哪国人 ,她很自然地回答她是美国人。可是人家又问
,怎么看你长得像中国人呢?她说是的,我是华裔。人家就说,那你
了解中国吗……每到这时,她都不知应该如何回答,因为她对中国的
事一无所知。
回到家里,她开始缠着爸爸妈妈给她讲中国,她说她必须要知道
自己的根!
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在哈佛,小钱遇到了一
个从中国成都来的女生,她告诉小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还
有很多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她一边向这个女生学习汉语,一边向学校
申请奖学金。去年,她的申请终于得到了批准,她获得了数千美元的
奖学金。小钱对父亲说,我应该有我自己的看法,我要用自己的眼睛
和感受去了解中国,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经验。一位来自中国的
老师告诉她,你如果要去中国,就去云南。
寻根人带走故乡的水和土
莫桑比克老华桥郑帝滔临终前,再三嘱托儿子郑 ·马努埃尔
要回家乡看看,把家乡的井水和泥土带回来。 27年后,身居莫桑比
克计财部副部长的郑 ·马努埃尔 ,回到了他祖辈生息的故土……
一位 40多岁的华裔虔诚地把井水装进一个瓶子,泪水也随
之在这位铮铮汉子的脸上簌簌流下。他激动地说 :“终于找到了魂牵
梦萦的祖屋,终于找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终于喝到了沁人心脾的
家乡水。父亲,你安息吧!”
这是 4月 27日上午在三乡镇平岚村一间旧屋里出现的感人
一幕。
这位海外游子叫郑 ·马努埃尔,莫桑比克计财部副部长。他
在国务院侨办、外交部有关人员及广东省侨办主任吕伟雄等的陪同
下,来到祖籍地中山三乡的平岚村,圆了埋藏于心底 40多年的寻根
梦。
1928年, 22岁的郑帝滔几经艰辛,来到了非洲的莫桑比
克。当时的莫桑比克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战乱连年,自然灾害频仍。
满怀希望而来的郑帝滔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在距首都马普托 40多公
里的郊区种植香蕉、玉米。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异国他乡艰
难地打拼。在苦水中长大的他深知 :“没文化,难有出头之日。”
于是,他咬紧牙关,把儿子郑 ·马努埃尔送到首都马普托读书。
郑 ·马努埃尔没有辜负父亲的期盼,凭着聪明和勤奋,学习成绩一
直名列前茅。他 1985年毕业于莫蒙德拉内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
过莫国政府预算局局长、国库局局长等职。
事业一路凯歌高奏。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经常使他
久久不能入睡。去年 9月,他通过我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向国
务院侨办发出了寻根的愿望。中山市侨务局 10月收到省侨办转来
的信函后,根据有关线索知会三乡镇、火炬开发区等 10个镇区侨
办协助调查。遗憾的是,由于郑 ·马努埃尔只提供了“父亲郑帝滔
原籍广东中山县”的线索,寻找工作毫无进展。郑 ·马努埃尔获悉
后,从父亲与家乡亲人的往来书信中找到了较详尽的线索,在市
侨务局和三乡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他在三乡镇平岚
村的祖屋和亲人。
在三乡镇平岚村,堂兄容成谦一家准备了丰盛的糕点
招待他。从看祖辈的旧照片到用祖辈曾经用过的碗喝茶;从水井
里打水到以清香一束寄托对先人的追思,郑 ·马努埃尔难抑心中的
激动之情,一直在他眼里打转的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一杯故乡酒,万里桑梓情。郑 ·马努埃尔带着父辈家
乡的水、家乡的土以及家乡的情惜别中山。他临别时表示 :“我将
把家乡的土撒在莫桑比克的大地上。我愿为促进中国与莫桑比克
的友谊贡献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