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 1978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
中全会,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
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
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
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
邓小平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
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
师。
• 邓小平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理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
代化建设,在农村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
行打破 "大锅饭 "的各种经
济责任制,建立公有制基础
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改革政治体制,如党
政分开,下放权力,精简机
构,发扬民主等等。
• 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设
置经济特区。 1979年 7月,
国务院确定广东、福建两省
试办经济特区。 1980年,正
式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又相
继开放了沿海 10几个城市,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
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 1984年 1月,邓小平等人视
察了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
区。 1992年,又视察了武昌
、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
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抓住时
机,关键是发展经济。
• 邓小平提出 "科技是第一生产
力 ",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在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
题上,邓小平提出了用 "一
国两制 "的方针实现祖国统
一的构想,取得了成功。
• 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
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
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
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
平日益提高。
中国的经济型区域介绍选
录
中国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从 1980
年起,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
的厦门,海南省建立了 5个经济特区; 1984年进一
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
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
岛、河北、广西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
经济开放带。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了
以浦东为龙头的长 江开放带。
• 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
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
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 15个保税区、
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53个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这样,中国就形成了沿海、沿江
、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域对外开放格局。
• 一、经济特区
•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
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
殊渠道。中国政府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
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 主要是:
• 1.特区建设以利用外资为主,特区的经济
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国有企
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人企业和外商投资
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综合体;
• 2.对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优惠待遇
和入出境方便;
• 3.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
限。 1988年国务院确定了深圳、珠海、汕
头、厦门、海南为综合性经济特区。
• 二、沿海开放城市
• 自 1984年起,中国进一步开放
沿海城市,即大连、秦皇岛、津、烟
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浦东
、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
港口城市。沿海城市具有较雄厚的工
业基础,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交通方便,具有较大的外运港
口,并且同内地铁路相连,是中国重
要的贸易口岸。
• 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兴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
国实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措施。自
1984年开始到 2002年,国务院先后
批准大连、天津、宁波、北京、哈尔
滨等 49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目的是
充分发挥其所在城市的优势,用较短
的时间,创建吸引外商投资的良好环
境,加速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
• 四、沿海经济开放区
• 从 1985年,中国决定在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
角洲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以来,到目
前,沿海开放地区已经包含 40个省辖市
、 215个县。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中国发展对外经
济贸易的桥梁和“窗口”,出口创汇的基
地。开放区的目的是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
,借鉴吸收国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
推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 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中国的商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世界新技术
产业革命发展的推动下诞生的。随着世界科技
、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助记词其产业的
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经济发展的支柱
,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中国政府审时度势,
在全国选择了若干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采取
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 53个。这些高新区作为国
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健康
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
展基地。
• 六、上海浦东新区
• 上海浦东新区是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
口西南、紧靠上海市区的一块三角形地区,
面积 518平方千米,人口 138万。浦东新
区濒临东海,北依长江,处在被称为中国黄
金海岸与黄金水道的交汇处,与上海市中心
外滩隔海相望。
• 浦东新区工业自成体系,基础设施完备
,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浦东的
发展目标是:要把浦东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
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