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居
住在离海岸 480公里以内的区域,
大部分工业分布在濒临海、河湖泊
的地区,绝大多数重要城市都位于
海湾河口。
返回
1985年以后,我国陆续将长
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
和环渤海湾地区等辟为经济开放区。
繁荣的经济开放区,犹如一串串璀璨
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海岸地带。
返回
新闻链接
广东省政府计划,到2005年建成覆盖
全省的高速公路网,届时大部分山区和珠三角
地区将都处于3小时经济圈内;在2020年
以前,投资一千亿元建设600千米的珠三角
轨道交通,是整个珠三角城市形成“1小时都
市圈”。
正在建设的港珠大桥落成后,香港至澳门
及珠海两地的陆路距离将缩至30千米,行车
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粤港澳100多个城镇
都将纳入3小时车程辐射圈内。
返回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大陆的南部,是西江、北江
、东江下游的冲积平原,范围包括西、北江思贤滘以下的西
北江三角洲和东江石龙以下的东江三角洲。行政区域涉及广
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南海
、顺德、增城、花都、从化、番禺、三水、鹤山、新会、高
明、斗门、台山、开平、恩平等 20多个市县及香港九龙半
岛和澳门半岛,流域面积 26820 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
积的 5.91% 。在世界的三角洲中占第十五位,在亚洲占第六
位,在我国的四大三角洲 (长江、珠江、黄河、滦河 )中仅
次于长江而占第二位。
返回
珠江三角洲东、西、北三面被山地围绕,南临南海。三角洲内有
1/5 的面积为星罗棋布的丘陵、台地和残丘,沿海有数百个岛屿为屏障
,海岸线长度为 522.4 公里。珠江三角洲内河道纵横成网状,水流互相
沟通,大致可分出纵向河道和横向河道。水系包括西江、北江思贤滘以
下和东江石龙以下网河水系和入注珠江三角洲的河流。其中,从西向东
流入珠江三角洲的河流有潭江 (锦水 )、高明河、沙坪水 (古劳河 )等
;从北向南流入的有流溪河、增江、沙河、西福河、雅瑶水、南岗河等
;从东向西流入的有寒溪水等。还有直接流入伶仃洋的茅洲河和深圳河。
三角洲内诸河自东而西汇集于虎门、蕉门、洪奇门 (沥 )、横门、磨刀
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个口门入注南海。入海总水量为 3260 亿立
方米,年输沙量为 7098 万吨。“诸河汇集、八口分流”是珠江三角洲水
系的主要特征。其中磨刀门是珠江的主要出海口门,珠江河口的潮汐类
型为不规则半日潮,年平均潮差在 0.86 ~ 1.63 米之间,属弱潮型河口。
返回
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暖湿多雨,多年平均气温在
21.8℃左右,年最高气温在 36.7 ~ 38.7℃之间,最低气温在 -1℃左
右,年气温高于 35℃的最多为 25天, 0℃以下气温极少出现。多年平
均降水量在 1600 ~ 2300毫米之间,最大为 2250 ~ 2850毫米,最小为
1000毫米左右,其中汛期 (4 ~ 9月 ) 占全年雨量的 81% ~ 85% 。多年
相对平均湿度在 76% ~ 83% 之间。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床比降平缓,汛期洪水峰高、量大、历
时长,洪水出现频繁,到 1949 年,珠江三角洲有大小堤围约 2 万条左右
,其中万亩以上的堤围约有 90多条,但大多数堤围标准较低、隐患较多
,防御洪水能力较低。
返回
新中国成立以来,珠江三角洲开展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工
程,采取联围筑闸,缩短堤线,简化河系,控支强干,疏浚河
道,修筑丁坝、顺坝及开辟分洪道等综合治理措施,使珠江三
角洲的堤围防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江堤的防洪能力可
抵御 20 年一遇至 100 年一遇洪水,海堤的防潮能力一般可抵
御历史最高暴潮位加 10 级以上风浪爬高。其中,保护广州的
北江大堤已按 100 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加固,北江飞来峡水利枢
纽亦将建设完成,工程建成后,可使广州市的防洪能力达到
300 年一遇洪水标准。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大堤、江新联围、樵
桑联围和中顺大围等重点堤围已按 50 年一遇的设防标准加高
加固。
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有珠江流域最大的供水工程——
东深供水工程,该工程自 1965 年 3 月建成开始向香港供水,
经过三次扩建,现工程总设计年供水能力达到 17.43 亿立方米
,其中向香港年供水为 11.0 亿立方米。还有 1988 年建成的珠
海对澳门供水工程,工程设计总流量 6×0.87 立方米每秒,日
供水能力为 45 万立方米。
返回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包括上海
、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
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湖
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城市。
这里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
、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在连接
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参与国
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返回
在环渤海湾地区5800千米的海
岸线上,有20个城市遥相互应,有数
千家大型企业,包括天津、大连、青岛
、秦皇岛等中国的重要港口在内的60
多个大小港口在这条线上星罗棋布。环
渤海湾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
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对外贸易
的重要基地之一。
返回
宁波支柱产业介绍
传统优势工业:
纺织服装业 (服装业、家纺业、装饰用与工业用纺织业 )
日用家电业 (吸油烟机、空调器、洗衣机和热水器等家电制造业 )
输变电设备制造业 (高压输变电设备和智能化开关设备等的制造业 )
机械工业 (模具业和塑料机械业 )
汽车配套产业 (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业 )
临港型大工业:
石化工业 (石油化工、基本化工原料、精细化工 )
钢铁工业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的冶炼和深加工 )
电力工业 (电力装机容量 515万千瓦 )
造纸工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
返回
要说中国最旖旎,最婉约,最柔情,最浪漫,最具活力的城市,
那一定会是苏州;苏州,是至真、至情、至善、至美的,可谓水影花
光,如诗如梦……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
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中国最大的工
业、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辖区总
面积 8488平方公里,人口 607.31万人,其中市区 225.11万人。现下辖
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
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境内
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是一个千年古城,始建于公元前 514年,距今已有 2500多年
的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
河街相临”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境内
文物古迹有 539处,其中国家级 34处、省级 101处。中国唯一保存最
完整的水城门——盘门就坐落在苏州古城南面的盘门风景区。
苏州是东方水城。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 42%,湖泊河流星罗棋
布,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内,东山、
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风景区分布其间,举世闻名的京杭
大运河贯穿南北。
<1>
返回
苏州是一个园林之城。市内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集中体现了
东方造园艺术的精华。现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有 60余处,中国四大名园中
,就有拙政园、留园两个。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狮子林、
艺圃、耦园、沧浪亭、退思园 9个古典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文坛贤能辈出,绘画、书法、篆刻、
诗文流派纷呈。评弹、昆曲、苏剧被誉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绣、缂丝、玉雕、泥塑、宋锦和木
刻等精湛工艺品享誉海内外;古寺、古塔、古桥等古典建筑具有极高的历
史地位。
苏州是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庄、锦溪
,吴中的木渎、甪直,吴江的同里。这些古镇完整地、大量地保留着明、
清两代的古宅,保持着原有的古朴风貌、水乡特色、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
,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社会人文研究价值和历代建筑艺术价值。
苏州致力于古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正在恢复七里山塘原有的历史
风貌,挖掘和整理分布在各地的古村落。建成了戏曲、工艺、民俗、园林
、苏绣、碑刻、丝绸等 12个博物馆。同时,对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开辟具
有特色的水上旅游线路,并形成了一批融旅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特色
街区。
到苏州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吴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一步一景的奇妙
幽情,还可以尽情享受太湖美丽的山水风光和水乡古镇独有的淳朴民风。
欢迎您来到“人间天堂”!
<2>
返回
泰州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是长江下游的滨江城市。地理坐标位置为北纬 32°01′57″——
33°10′59″,东经 119°38′——120°33′:西面连接扬州市、北面和东北毗邻盐城市、东面紧
依南通市、南面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以及镇江市所辖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南北长而东
西窄,南北最大直线距离约 124公里,东西最窄处约 19公里,最宽处也仅 55公里。全市
总面积579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428平方公里。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占 82.74%,水
域面积占 17.26%。 1996年 8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地级泰州市 ,下辖靖江、泰兴、
姜堰、兴化四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区,面积 5793平方公里,人口503万。
泰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具有 2100多年的历史。古称海阳、海陵,汉初
置县,东晋设郡,南唐 “建州,取 国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从此而始。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
、兰陵常州、金陵 “ ”南京相呼应,素有 汉唐古郡、淮海名区 之称。泰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 ” “ ”,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泰州素有 汉唐古郡 , 淮海名区 之称。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清
代艺术家郑板桥、评话宗师柳敬亭以及现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及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是泰州历史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千年古刹光孝寺、
日涉园、安定书院、施耐庵陵园、郑板桥故居、梅兰芳公园、李家花园船厅等人文景观是泰
州历史文化的瑰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曾经是我国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全国工业
企业综合评价最优 500强中居第五位的 春兰集 团,是我国民族工业的骄傲,更是泰州人的
自豪。
泰州区位优越,地势平坦,有良好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东西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
圈,南北联接苏南、苏北两大经济板块,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发达、商贸繁荣的中心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 “ ”尤其是 九五 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
日新月异的变化。
现在,泰州人民正紧紧围绕力争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以对外开放
为第一动力,以沿江开发为突破口,以工业化为第一方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
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加快融入苏南经济板块和上海经济圈,成为江苏新的
经济增长极,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后起之秀。
返回
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远在新石器时代,我
们的祖先就在这里聚居,从事农耕种稻、养育蚕桑、缫丝
织绸等生产活动。湖州的集镇,是在明嘉靖以后,如雨后
春笋般的兴起的,人口稠密,屋宇如云,炊烟四起,集镇
星罗棋布,当时的繁荣景象已超过中原某些州县。明代文
学家茅坤曰:“我湖归安之双林、菱湖、琏市,乌程之乌
镇、南浔,所环人烟,小者数千家,大者万家,即其所聚
,当亦不下中州郡县之饶者”。自战国时期(公元前 333
年)楚春申筑菰城至今,湖州已有 2300多年的历史。市
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
湖州丝绸早已“冠绝海内”,历代被列为“文房四宝”之
首的湖笔也产于湖州。
湖州特色 江南古
邑
返回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
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
马家滨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仅近现
代就涌现出了文坛巨匠茅盾、国学大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
丰子恺和张乐平、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师。
嘉兴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建
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承载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苏南开
放型经济和浙南民营经济的交汇影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目前所辖县(市)均进入中国百强县前 30强和“浙江省小康县”行
列。 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56亿元,人均超过 4000美元。
嘉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
城市。嘉兴的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境内有革命圣地南湖
、“天下第一潮”海宁钱江潮、“江南水乡古镇”嘉善西塘和桐乡乌镇,以及
海盐南北湖、平湖九龙山等一批著名景点,构成了独有的江南水乡特色。目前
全市拥有国家 AAAA级景区 4个, AAA级景区 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
返回
绍兴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下辖 4个街道、 15个镇,
人口 71万县域面积 1130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柯桥。
绍兴县是全国首批 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
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从秦汉(公元前 221年)到明清(公元 1911年),
绍兴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
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乡”之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
浙江省首批命名的小康县之一。 1991年起,均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 (市 )”,多
次名列前 10位。 1988年起,连续三届名列全国财政收入“十大财政县”行列。 2002年
,再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县。绍兴县还是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
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
态示范区。”
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
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 1/3。名列全国 10大专业批发市场第 2位。依托
中国轻纺城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是绍兴县对外开
放的重要区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全县涌现
出一批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 美、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新城镇。
返回
“海天佛国 ·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群岛”,位于中国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
的东海洋面上,是中国唯一以群岛著称的港口旅游城市。市域总面积为 2.22万平方千
米,其中海域面积 2.08万平方千米,境内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1390个岛屿宛如撒落在
碧波万顷东海洋面上的璀璨明珠,构成千岛之城的壮丽景色。
富饶、秀丽、得海独厚的舟山群岛,素以“渔盐之利,舟楫之便”闻名遐迩。独
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使舟山不仅拥有蓝天、碧海、绿岛、金沙、
白浪、奇峰、怪石等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色,更拥有众多文化遗址、战争遗迹、千年古刹
、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现已开发的各类景观 1000余处,有“海天佛国”普陀山
(“沙雕故乡”朱家尖)、“列岛晴沙”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东海蓬
莱”岱山、“金庸笔下”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
定海和远近闻名的“中国渔都”沈家门。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独具海洋海岛特色的
十大旅游区已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长三角都市群中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舟山群岛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光照充足,
海域辽阔,深水良港众多,海洋物产丰富。以“海洋文化、海天佛国、海鲜美食、海滨
休闲”为特色的海洋海岛旅游已成为舟山市的一大支柱产业,丰富多彩具有海岛特色的
旅游项目更是令人陶醉。海岛探险、海上竞技、海洋科普、沙滩运动、海滨休闲、海钓
、渔家乐等旅游项目,还有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舟山中
国海鲜美食文化节、舟山国际海钓比赛、舟山国际航海大赛等活动,吸引着无数境内外
游客。中国最大的群岛、著名的旅游胜地——舟山,真诚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
返回
台州位于浙江中部海岸,南邻温州,西接金华、
丽水,北通宁波、绍兴。自然风光雄奇秀丽、古朴庄严、玄
远清幽;人文景观渊远流长、内涵丰富、独方异彩。名山古
刹时掩时映,碧海蓝天云卷云舒,自有一派江南“海上仙子
国”的明媚秀色。
目前,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A级旅游区(点)仙
居、天台山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及桃渚、长屿硐天
、方山——南嵩岩等几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森林公园和
地质公园等。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市场繁荣。游人来台州
,既可以游历名山,观览沧海,寻访古迹,栖息田园,充分
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又可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返回
环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
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
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
跃的地区,属于东北、西北、华北的接合部,改革开放
以来,环渤海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
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
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这些优势同时集中地表现为
环渤海地区加强东北亚地区国际开发合作的独特优势。
据统计资料显示,其经济总量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的 45.3 %,比珠三角经济圈低 10%。经济学家们从统
计数字的对比中看到了差距,同时也看到了以京津冀为
代表的环渤海区域拥有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广阔合作潜力。
返回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