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魔缠身少年感动了校园
熊惜,一个17岁的年轻生命,当脊膜瘤、听神经瘤一次一次袭来时,他用自己的顽强
感动着周遭:坐久了就趴在座位上听课,膝盖痛了就用手敲敲,即便这样,在上期期末成
都市高二年级联考中,他还取得3700多名考生中排名第57位的好成绩。
2岁就丧父的熊惜说,母亲是他活下去的惟一支点,他也是母亲全部的寄托。当然,他
能一次次战胜病魔,除了母爱,社会各界的爱也包围着他,素不相识的同学为他网上发帖
求助……
熊惜的相片
□一个故事
家庭贫寒半月才能吃顿肉
水碾河一幢老旧的单元房中,住着这一家人:年迈的爷爷、瘦小的妈妈、同样多病的幺
爸和熊惜。
“孩子他爸在惜惜2岁时就过世了。”熊惜的母亲杨惠荣领着记者来到她的房间,一张
彩色照片高高挂在墙上,照片中男的西装革履、女的婚纱拖地,两人紧紧靠在一起,幸福地
笑着。然而就在离这张照片不到10厘米的地方,另一张严肃的照片已经宣告了这份幸福的
短暂,那是熊惜父亲的遗像。
妈妈下岗卖报撑起单亲家庭
丈夫的去世让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杨惠荣身上,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月后,杨
惠荣所在的工厂破产,她被迫下岗。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和聪明伶俐的儿子,这位坚强的母
亲没有退缩,她干起了卖报的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
杨惠荣挤出一丝笑容说:“日子总得要过,何况儿子又这么争气,成绩非常好。”她翻
出熊惜的成绩单,次次都是那么优异。“而且,还有那么多好心人给我们帮助。”她指着房
间里的东西不停说着“洗衣机是谁给的、冰箱是谁给的……”恨不得要把她对大家的感谢全
都说出来。
病魔缠身面临瘫痪甚至死亡
每月300元的低保费和卖报挣来的钱,总共不足 700元,勉强够整个家庭的开支,甚
至每隔半个月家里才能吃上一顿肉。可老天似乎还没有觉察到这个家庭已经达到了灾难忍受
的极限,2003年春节前夕,正上初中的熊惜被发现患上了脊膜瘤,要是不尽快手术,很可
能导致全身瘫痪甚至失去生命。消息传到熊惜所在的成都市田家炳中学,校长冯庆赏立即做
出决定,先行垫付医药费,并发动全校师生捐款。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熊惜平稳渡过了
难关。
2005年 9月,熊惜的脊膜瘤再次复发,还并发了双侧听神经瘤,需要连续动两个手术。
“这次又是全校捐款。”杨惠荣又一次掉下眼泪,她知道,虽然这笔捐款只够做一个手术,
但学校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
爱心无限全校师生倾情捐赠
双侧听神经瘤和复发的脊膜瘤都需要动手术,而医院的入院门槛是3万元人民币。
正当熊惜一家人一筹莫展时,学校再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老师、同学一起策划,专门
为他制作了宣传片《燃起生命的希望》和宣传稿《爱之无价》,片子在全校播放并挂上校园网。
在2005年 12月 12日的升旗仪式上,还发出了拯救熊惜的倡议。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全校
师生为熊惜捐助了18280多元,但这个数目离手术费和治疗费还相差甚远,而熊惜的病又
不能耽误,学校领导出面与医院协商后,决定为熊惜先动手术。
尽快恢复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12月 20日,熊惜顺利入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准备进行伽马刀手术,先行切除双侧
听神经瘤。主治医生说,这次手术并不能完全解决熊惜的听力,最关键的是保住性命,右耳
听力也大约要半年后才能恢复。
至于复发的脊膜瘤手术,可能还要相隔一段时间。这既有经济原因,也有身体条件的限
制,熊惜严重营养不良,伽马刀手术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息才能接受下一个手术。
目前,熊惜已经接受了伽马刀手术治疗,出院在家调养身体。“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
尽快恢复听力,回到学校上课。我一定要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来回报为我献爱心的人们,
争取以后考上医科大学,救助那些同我一样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
特别推荐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愿意为这个17岁的少年献一份爱心,早报热线86757777随时恭候你,哪怕
是一包烟钱、一份小小的营养品或是一句真心的问候……我们都将把这份爱心送到熊惜身边。我们相信,有
了你的帮助,熊惜将更加坚强,为自己谱写美好的明天。
熊惜的班主任虞老师专门为熊惜申请的捐款账号为:22-801301100174138(农行成都望江支行)学校
电话:84524041-8988/8986,84511791。
□一份情谊
一个纸上写,一个微笑答
7日上午 10时许,成都市田家炳中学高一(1)班学生牛戈叩开了校友熊惜的家门,
两个熟悉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牛戈看到了消瘦的熊惜,熊惜也知道了为自己在网上发帖
的同学的模样。
礼貌地问候熊惜母亲杨惠荣后,牛戈迫不及待地转向熊惜:“你现在咋样啊?好些没
有?”连续问了三次,熊惜都只在那里轻轻地微笑,他指指自己的耳朵小声说道:“我听
不清楚。”杨惠荣充满歉意地对牛戈说,惜惜刚做了手术,左耳完全听不到,只有右耳有微
弱的听力。牛戈抽出一本作业本,拿出笔,飞快地写下自己想要对熊惜说的话。“你还想回
学校上课吗?”“一定要保重身体啊!”……一个写,一个小声回答,这画面既温馨又叫
人心酸,杨惠荣背过身去,悄悄抹眼泪。
当得知熊惜的体重只有70斤时,牛戈吓住了:“啊!还不及我的一半啊!”他为熊惜
家送来了香肠、腊肉、食用油等一大堆年货,还送上了100元钱,希望这个“半个月才吃一
次肉”的贫困家庭能够过上一个相对殷实的春节。
□一篇网帖
我不认识他,但我要救他
牛戈比熊惜低一个年级,他在上个月的一次朝会上听说了熊惜的不幸,“一个品学兼
优的学生,不应该失去健康、失去生命!”牛戈虽然已经在学校为熊惜捐了款,但他认为自
己还应该对这名坚强的好同学再做些什么。
不久,一篇名为《请救救我的同学吧!十七岁的花季少年即将枯竭……》的帖子出现在
网易和四川在线的论坛上,1000字的文章饱含真情,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单亲低保家庭的不
幸和一个品学兼优学生连遭不测的故事,短短几天,该帖的点击率迅速上升到2万余人次,
四面八方的爱心电话涌向学校……
每天查看帖子、回复咨询成了牛戈的必修课,他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帮助熊惜的机会。
“虽然我之前没有见过他,但他的故事在学校广为流传,想不感动都难,我更应该尽我所
能去帮助他。”
牛戈说,学校范围过于局限,到网上发帖,就能够争取更大范围的帮助。他笑着告诉记
者,已经有人问他要了熊惜的救助专用账号啦。
□老师评价
他意志非常顽强
熊惜的班主任虞老师说起话来铿锵有力,非常干脆。但一提起熊惜,他先是沉默了几秒
钟,而后舒缓地、略带伤感地说:“可以用在这个娃娃身上的关键词,就是‘刻苦、坚强’,
上课颈椎痛得厉害,实在坐不住了就趴在桌上听课,膝盖痛时为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他
就忍着或用力捶几下。”尽管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但他意志非常顽强,在上学期期末全市
高二年级的统一联考中,成都市3700多名学生他排名第57名,对于他来说已经非常不错
了。”
知道记者要到医院看望熊惜,虞老师托记者带话:“班上那个‘特殊’位置会一直为
他留着,任何时候回到学校,我们都欢迎他,他永远是这个班级的成员。”
□同学感动
他渴望体育运动
熊惜喜欢看课外读物,知识面非常广,曾经在小发明创造方面得过奖。同时,除了成绩
好外,还非常热爱体育。但他不能做剧烈体育活动,只能和同学们打打运动量不是很大的乒
乓球,到后来身体越来越虚弱时,只能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锻炼。
他的同桌林波说,熊惜偶尔也会到操场上看同学们做各种体育活动,每当他站在教学
楼角落里看到大家时,眼神流露出些许遗憾,注意到他的同学都很难过。林波说:“不瞒你
说,每次想起熊惜被病痛折磨的样子,还有那种渴望和同学们一起做体育运动的眼神,我
私底下都流过几次泪。我们都是同龄人,熊惜太可怜了,学习成绩还那么好,太不容易
了。”
网帖节选
为了挽救我的同学熊惜那年少而无辜的生命,我请求和呼吁社会上无数的好心的人们
和善良无私的朋友及同学们,伸出你们友爱纯洁的手吧!帮帮我的同学熊惜,让这个多灾
多难的家庭和同学在由你们关爱和无私帮助搭建起的生命之舟上渡过灾难之海!
在这里,我代表熊惜同学和我们成都田家炳中学的师生,向你们这些“普通人”表示
真诚的感谢!虽然你们今天所付出的不管是少量的金钱还是几句温暖人心的关爱语言,你
们的任何付出都会在冥冥之中得到善报并将会永刻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