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05:44
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思品政 六年级.doc(24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摘选)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 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 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 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 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 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 为严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 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 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 忧。然而,只要我们及早加以重视和预防,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重要的是为父 母、为师长者要切实了解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津”。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930年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的成立宗旨是:“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 文艺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心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保持和增进心理疾病、 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期增进全人类的幸福。”这一宗旨为世界各国 的有志之士所接受,因此心理健康逐步被提到和生理健康一样重要的位置,使 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从提高精神病人的治疗效果,扩大到强调精神疾患的预防 和塑造健全人格等各个方面。这样,保持心理健康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追求, 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 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 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 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 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 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以及心理卫生工作者的经验,大致 可以归纳如下: (一)、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所阐述的全面健康三要素的一项重要条件,也是国内外 公认的一条重要心理健康标准。 人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受 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健康的人必然要适应社会,特别是当今改革开放年代, 一个健康的人更应适应充满矛盾、纷繁多变的大千世界。缺乏社会适应性心理必 然不会健康,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更无法为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 2、具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3、具有能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人格的完善 人格完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人格的结构要素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2、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能正确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周围的环境, 并能作出适当的反应; 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 动; 4、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三)、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核心作用,它对人的活动常起着推动或阻抑作用。心 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 生活充满希望。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更为重要的是情绪稳定,能具有自制、自控、 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四)、智力正常 智力又称智能,是大脑活动的整体性功能表现。智力主要由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五种能力综合体现,其核心是思维力。良好的智力水平 是保证青少年和一切社会成员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必备心理基础。 (五)、意志健全和行为协调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支配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每个人都有四种年龄。即实际年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年龄。由于每个 人所处地理环境、营养条件、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经历不同,因而造成实际年龄、 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存在差异,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者来说,要求心 理、社会、生理及实际年龄基本一致,既不能“少年老成”,也不能“老人幼稚 化”。 以上各条标准是对所有的人来说的,是广义的;对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 来说,也应具有自己年龄的特征,主要具有以下几项要求: 1、乐于学习,追求进步; 2、自我意识清晰,观念明确; 3、情绪稳定,乐观开朗; 4、人际关系和谐,善于与人友好相处; 5、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6、有理想有目标。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