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邰丽华:舞在无声世界的千手观音
邰丽华来自湖北宜昌,两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失去了听力。此后,她虽然
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自己却茫然不知。直到 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轮流蒙着眼
睛,玩辨别声音的游戏,她才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7岁时,邰丽华进入聋
哑小学。学校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叫律动课,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
传达给学生。“嘭、嘭、嘭”,有节奏的震动通过双脚传遍小丽华的全身。邰丽华
说,一刹那,她震颤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幸福体验撞击着她的心。她趴在
地板上,用整个身体去感受这最美妙的声音!从此,舞蹈成了她看得见的彩色
音乐,也成为她表达内心世界的美丽语言。
邰丽华
邰丽华 15岁才开始正规的舞蹈训练,由于听不到音乐,只能靠教练的手势
和自己的感觉去跳。训练中,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1994年,邰丽华考上
了湖北美术学院学习装潢设计。她听不见老师讲课,就坐在第一排用眼睛看,看
老师的口型和板书,课后又借同学的笔记抄写领会。她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美
术专业的学位,还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设计的酒类包装还在湖北得过奖。
迄今邰丽华已到 30多个国家演出过。前年,她和一位电脑工程师组成了幸福
的家庭。邰丽华说,失去了听力令她不便,但拥有了艺术,舞蹈就是她和外界沟
通的语言。
邰丽华:我只是 1/21个“观音”
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
邰丽华用双手讲述着自己的心情,神态之纯净,一如舞台上的"观音":“上
春晚,是我们残疾人的愿望,使命感很强,不代表自己,展示的是 6000万残疾
人的心愿。”
邰丽华说,她始终知道自己身后还有 20人,“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幕后还
有老师,编导。如果没有后面的团队,就不会有这么好看的动作;如果没有老师
的帮助,我们就不会听到音乐。”
尽管已经参加过无数场国内外的演出,但"春晚"的经历还是让邰丽华和她的
队友们激动不已。王晶说“演出完,我们所有演员都抱在一起,互相鼓励,非常
激动。”那种场景很难忘怀,每个人都互相击掌,然后脸贴着脸。
自在的舞者
“自在的舞者” 这是马来西亚著名舞蹈家缪长青女士在观看了邰丽华和她
的伙伴们精彩表演之后,所发出的赞叹。自在,绝不只是表演,还关乎舞者的心
灵、境界和更深的内涵。
虽然听不见音乐,但她却实现了许多著名艺术家一生的梦想,成为中国惟
一登上两大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的舞蹈演员。
美国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和义大利斯卡拉大剧院,被称为音乐家与舞蹈家
至高无上的梦想殿堂。而能够登上两个世界顶级殿堂,更被视为崇高的艺术之冠
成为艺术家们一生的追求和理想。在中国,惟一摘取了这颗艺术皇冠上耀眼钻石
的,竟是一位被誉为“孔雀仙子”的年青聋哑姑娘,她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主要演员、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邰丽华。
今年 27岁的邰丽华,中等个,匀称而挺拔,圆脸庞尖下额,颇似杏仁状,
一双水灵的大眼睛,微挑的俏眉,给人的印象是聪慧、机敏而有几分俏皮。
1992年 10月,在义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
明艺术节”,应邀前来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和著名舞蹈
家,邰丽华作为惟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
激动的观众对她的演出报以长时间的掌声,艺术总裁对这位聋哑姑娘说,你与
同台的超级明星们相比,毫不逊色。义大利负责演出事务的艺术指导和舞台监督
拥抱着丽华,连声称道:“太好了,太感人了”。
2000年 9月 18日晚,富丽堂皇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门前,高耸着邰丽华舞
姿优美的宣传海报。有人曾经说,“如果你能在纽约取得成功,那么到世界任何
地方你都能行”。当晚,邰丽华以充满激情和轻灵的舞蹈,征服了“什么都见
过”的纽约观众,观看演出的还有本届联大主席和众多联和国高官、以及 43个
国家驻联和国使团的官员。据香港《大公报》在当地的报道,“激动的观众们涌向
台前,争着同演员握手,使谢幕过程持续了很久。台上台下依依不舍,演员观众
真情流露,这在纽约也难得一见”。
邰丽华先后出访过 20多个国家,在国内外演出数百场,以其“孔雀般的美
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前不久在土耳其,一位大学生为她的
演出激动不已,递上这样一个纸条--“你为美丽而舞,你为青春而舞,你为激情
而舞,祝福你,我们能成为朋友吗?”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1992年,在
马来西亚,一位当地华裔富家子弟为她的魅力所倾倒,三次向她求婚。在丹麦,
一位小观众当场画下了“孔雀起舞”的美丽图画,挤到台前送给邰丽华……
儿时的她,曾为第一双舞鞋而雀跃。踏平荆棘,身后是闪光的艺术之旅。
邰丽华生于湖北省宜昌市一个普通职员的家庭。看着她今天的俏模样,不难
想象她幼时的娇美可爱。不同的是,那时她还有一副甜美的嗓子,不仅哭声响亮
而且很快就能叫出爸爸妈妈,开始学说话。正当家长欣喜地为她设计人生之旅的
时候,两岁时的一场高烧却使她堕入了无声世界。尽管失聪,但丽华却不失灵性
很早就悟出了自己和同龄孩子的区别,自强与奋发的幼苗在心中萌发。
在聋哑学校,邰丽华品学兼优,老师这样评价她,“也许因为听力的丧失,
她的理解力及悟性比一般同龄孩子更加突出”。聋哑学校在离家很远的武汉市,
使她从小就养成了很强的自理能力。人们只看到她静静地离家,又静静地回来,
而其中多少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后来,邰丽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的一名大
学生,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她的同学回忆,我们是在听课,而她却是在“看”
课--看老师的口型、看板书、看教材,比我们多花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心血!
由于残疾,邰丽华过早地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坎坷,然而这对她也未必不是
好事,使她养成了勤于进取的坚韧精神。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拥有甚至健全人都
难以达到的乐观和平和,总是以那样甜美的微笑,面对着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
雨,奋力前行。
也许是受喜爱文艺的父母影响,邰丽华自幼在这方面就特别好奇。在她刚刚
踏进聋哑学校校门的时候,最打动她的是这里与其他学校完全不同的一门课程
──律动课。教师踏响木地板下的象脚鼓,把震动传达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孩
子们由此知道什么节奏。
上课时,同学们正为脚下变化无穷的震动兴奋不已时,小丽华已全身匍匐
在地板上。她眸子烁烁发亮,小脸涨得通红,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老师:我──
喜──欢!
为了体验这种感觉,丽华总把脸颊紧贴在答录机喇叭上,全身心地感受不
同的震动,娇小的身躯随之摆动……至于电视里的舞蹈节目,更让丽华充满想
象,跃跃欲试。她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属于她的语言,是唯一能够使她酣畅淋漓
地表达她对生命的感悟的一种语言。从此,她爱上了舞蹈,爱得痴狂。
幸运的是,邰丽华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和潜能被聋哑学校的一位女教师“慧
眼识中”,开始对她进行舞蹈培训。爸爸妈妈也成为这颗艺术幼苗的当然园丁。
一次,爸爸利用去武汉出差的机会,为她买回一双真正的白色软缎的舞鞋。顿时
让邰丽华欣喜若狂,她穿上舞鞋站在床上不停地跳啊转啊,舍不得把它脱下,
这件特殊的礼物更坚定了她学舞蹈的决心。但也许当时她自己并没有想到,舞鞋
竟会与她终身的事业与生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后来,邰丽华在残联的帮助下,进行正规的舞蹈训练。虽然有些人士表示:
这时才开始舞蹈训练太晚了。但倔强的邰丽华却决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那一年
的夏天,细心的母亲发现总是穿著长裤的女儿长久地站在衣柜前摸着裙子发呆。
趁女儿午睡时,母亲悄悄地卷起她的长裤,震惊地发现女儿的两条腿上淤血片
片伤痕累累,母亲心疼得哭起来,而邰丽华却笑着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母亲:
“我喜欢跳舞,所以一点儿不觉得疼。”
又要学习,又要照料自己,又要学舞蹈,而且是在听不见音乐的条件下,
将付出怎样的艰辛?正是凭着这种执着和天赋,邰丽华在舞蹈领域很快脱颖而
出,获得了所在城市的舞蹈大奖。15岁时,聪明伶俐的邰丽华就随中国残疾人
艺术团出国访问演出,以其灵动的舞姿赢得了异域观众的赞叹。先后获得第三届
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金奖,国家文
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残联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奋发文明进
步奖”个人文艺奖,以及湖北省和教育系统艺术汇演的一系列重要奖项。而且在
很多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根本没有发现她竟是一位双耳失聪的残疾人。
每当身着舞裙的邰丽华旋转起来的时候,总是给人翩翩欲飞的感觉。而为了
今天的“一飞”,她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
轻盈得象一阵风,柔软得象一片云。比泉水更清亮,比月光更纯净。那就是
心中的梦,那就是雀之灵……
这是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中的一段主持辞,用来表现邰丽华的舞蹈《雀
之灵》,确实再贴切不过了。
在她表演的舞蹈作品中,邰丽华最喜欢的就是《雀之灵》。她第一次看见这个
舞蹈是在电视上,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轻盈灵动的舞姿令她深深倾倒。从此,
她像着了魔似地,经常对着录影带苦练。由于听不见音乐,更没有老师的辅导和
别的教材,她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和悟性在跳。
有一次,她练舞的情形被我国著名的舞蹈编导张继钢先生看见了,和著名
舞蹈家杨丽萍熟识的张先生非常感动,便打电话给杨丽萍,想请她来指导指导
邰丽华。杨丽萍表示:“我可以去看看她,但实在没有教聋哑人跳舞的经验。”
但当杨丽萍亲眼看见邰丽华跳的《雀之灵》时,感到无比惊讶:“我创编并跳《雀
之灵》这么多年,如果听不见音乐,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跳出那种味道来,
而你竟然跳得这么好,真不简单!”她情不自禁地为邰丽华做起示范来。对这次
难得的辅导课,邰丽华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的邰丽华,已经把自己融入了《雀之灵》。每当大幕拉开,舞台灯光亮起
舒缓的音乐声徐徐飘渺,轻灵舞动的,仿佛就是一只美丽而充满灵性的孔雀,
在寂静的山林、在如茵的草坪、在潺潺的溪畔,徜徉、曼舞……一颦一笑、一举一
止,都那样出神入化,都那样恰到好处。人们欣赏到的,并不只是美丽动人的雀
之形,而是充满神魄和魅力的“雀之灵”。
实际上,能舞出神韵来的,不只是《雀之灵》,邰丽华表演的每一个舞蹈中
都是这样。这正是她的舞蹈成功之处,也是最为感人之处。同是少女角色,却能
巧妙地通过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的细微不同,把握住不同身份的典型特征,展示
出不同的风采。
在《雨林》中,她演活了傣族姑娘的率真可爱、活泼奔放,任长发飘洒,欢跃
山林,展示着勃动的青春;在《踏歌》中,则仿佛走出历史画卷的窈窕仕女,长
袖轻舒,绿裙款摆,任春风拂面,尽拾野趣,心旷神怡,游兴方浓;与此形成
强烈反差的是在《黄土黄》中,邰丽华全然一副乡村小妞模样,红头巾、小花袄、
扭扭捏捏、羞羞怯怯,几分俗气,几分喜兴。悄然一瞟中,流露出火辣辣情怀,
颇令人忍俊不禁;而在《千手观音》中,12位女孩、24只手,融成一尊金光闪闪
的吉祥观音,所有的意境,似乎都凝结在邰丽华那颇带禅意的含蓄表情之中。她
脸上虽无一丝媚笑,但在目光流盼、眉宇舒展、玉指轻拈之间,流露出会心的微
笑与吉祥的祝福……
邰丽华之所以舞得入神、传神,源于她对舞蹈事业的投入、敬业,对每一部
舞蹈作品的钻研和得当把握,更得益于她美好的内心世界。她爱美,着意传播美
善于表现美,加上她的学识和修养,融为一体,构成了自己独到的舞蹈风格。
不久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土耳其访问演出,古老的伊斯坦布尔城内,
处处矗立着邰丽华翩翩起舞的宣传海报。美国、东南亚等很多国家,都曾把她的
照片作为报纸的头版头条。在她去过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都十分喜爱和熟悉
她的甜美微笑和婀娜舞姿。
邰丽华的舞蹈如诗如画,含意隽永,不仅可以使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而
且讴歌了生命的尊严、价值和伟大的人类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对于弘扬华夏文化、人道主义和文明友爱,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无国界文明艺
术节”上,被誉为“美与友谊的使者”。尽管她还很年轻,还是因其杰出的才华
与贡献,而被业内人士推选为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尽管带着防非典口罩,还是在机场被大家认了出来。对于自己来之不易的幸
运机会,善良而知足的她总是感到“不敢相信”。
被誉为“孔雀仙子”的邰丽华,频繁地在电视和各类报刊上“出彩儿”;
印着她优美舞姿的剧照、海报,几乎到处可见。她的名字,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
熟悉,她在国内外经常被人们认出来,已经不新鲜了。稀罕的是,前不久,她带
着大大的防非典口罩在首都机场候机,只露出一对机灵的大眼睛,还是被人们
认了出来,“嘿!这不就是跳孔雀舞的那个聋哑女孩吗……”
然而,和许多演艺圈内的人截然不同的是,邰丽华本人却并不愿意上镜,
不在乎出名。她身上,确实还有“邻家女孩”那样的率真与单纯。每当遇到媒体
采访,这本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好机会,但她的第一反应却总是无奈地苦笑,
有时候干脆“躲”了。
虽然大多数时候,她总能以自己的出色气质与良好素质,十分得当地与媒
体合作,令那些源源不断找上门来、武装到牙齿的“老记”们满意而归。但私下
里,她总是表示,希望能够安安静静地跳舞,安安静静地生活。透过她清澈的双
目,人们很容易看到她宁静的内心世界。可以说,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名
人”。
邰丽华尽管具有名气、学历、艺术成就这“三高”,但她的勤奋好学在团里
却是出了名的。一次记者采访,恰好正在排练由聋哑青年伴舞的《秧苗青青》。其
中一位穿蓝衣服的清秀女孩,总是站在离编导最近的地方,看得最认真,练得
最刻苦。即便别人在休息的时候,她还在那里反复地琢磨和演练,看上去像是一
位新演员。当知道她就是邰丽华的时候,“挑剔”的记者们不由赞叹不已。
邰丽华与许多名人根本不同的,还在于她的宽容和同情心。有时在比较混乱
的演出环境中,邰丽华始终处在许多人无休止的追逐和包围中。不论是在吃饭、
休息还是化妆,总有签不完的字、照不完的相、问不完的话,有时连旁人都实在
看不下去了,但邰丽华却总是面带微笑、温文尔雅地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在
心里默默忍受着疲惫。
纯真、友善而有些调皮,这是邰丽华性格中真实的一面。
邰丽华很知足,很珍惜她现在的生活、她的舞台、尤其是她的爱情。她和青年
电脑工程师,知识份子家庭的独子、一位很帅的健全人--李春缠绵恋爱了七年,
在 2002年 3月终成眷属。在婚礼上,被幸福“冲昏了头脑”的邰丽华这样说,
真不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婚礼。在她崇拜的著名舞蹈家、老资格的“孔雀仙子”杨
丽萍亲自辅导她之后,她也这样说,真不相信是杨丽萍老师来了。她很容易“幸
福”,很容易“感动”,是因为她的内心充满了善良和爱,是因为她懂得珍惜,
懂得怎样去拥有。
邰丽华也很平易。不论是熟悉她的人,还是偶然相逢的观众,她总是真诚以
待,友好而尊重,随和且坦荡,屡屡有记者对她使用了“邻家小妹”这个并不
是非常确切的形容词,大概都是想表现她的清纯、平易和谦虚吧。
人们都知道邰丽华的善舞,但知道她善画的人却不多。她是在湖北美术学院
学的装潢设计,很善于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优美而富有想象力的图画。她用这样
的图画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也用来装点自己精心构筑的爱巢。她的生活也如同她
绘画的风格,简洁而优美。
镜头外的邰丽华总是快乐的。在美国的牧场里,她和那些人高马大的“牛
仔”们兴高采烈地跳舞。在丹麦的俱乐部,她同当地的弱智人、市民们在强烈的
摇滚乐中,共度狂欢之夜。她热爱生活,追求和珍惜所有美好的事物,因而快乐
在快乐中继续她美好的追求。和她在一起,人们也总能感受到这种美好、这种快
乐。
邰丽华曾经用这样的文字,精辟而质朴地概括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其实
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
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
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