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
典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最早提出这一著名的论点。书中记载:潘党曰:“臣闻
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庄王回答:“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这句话的意
思是说,潘党(楚国大夫)认为楚庄王战胜了敌国,应该让敌人的后代都知道,不要忘了楚国
的威风。而楚庄告诉潘党,“武”字是由“止”和“戈”两字合成的,真正的消灭暴乱,是永远
停止动用武器,这才是真正的武功。“止戈为武”的思想古往今来一直被众多著名的军事家和政
治家成功地运用。后世也常常用“止戈为武”比喻敌国间罢兵休战、休养生息的行为。
楚国军队打败郑国,与郑国订立盟约后,起程回国,走了一程,忽然听说晋国发兵前来救
郑,已到黄河边上。楚庄王命令军队安营下寨,看看晋军到底怎么干。
晋景公即位三年,听说楚王亲自率兵讨伐郑国,就立即发兵去救郑国。拜荀林父为中军元帅
先彀(hu胡,先轸的儿子)为副将;士会为上军元帅,谷阝(xi戏)克为副将;赵朔为下军元
帅,栾书为副将;赵括、赵婴齐、巩朔、韩穿、荀首、赵同为大夫,韩厥为司马;还有部将魏锜、赵
旃(zhan毡)、荀萄、逄伯、鲍癸等数十员;发兵车六百乘。大队人马走到黄河边,听说郑国已经
投降了楚国,楚国军队也已经退了。荀林父就召集将士们商量是进还是退。士会说:“我们没有
及时救郑,郑国抵敌不住才投降,这也怪不得郑国。现在楚国已退了兵,我们就回去吧!”荀林
父赞成这个意见,就下令退兵。副将先彀站出来说:“不能退兵!晋国是中原诸侯的盟主,有责
任保护小国。今郑国因等救兵不到,迫不得已才投降楚国的。我们如果打败了楚国,郑国必定归
附晋国。我们如果丢弃郑国,逃避楚军,小国感到晋国靠不住,晋国还当什么盟主?元帅若退兵
我情愿率本部去打楚军。”荀林父说:“楚王亲自在军中,兵强将广,你一支部队去与楚军交战
如肉投饿虎,有去无回。”先彀咆哮大叫:“堂堂晋国,没有一个敢战的人,不可耻吗?我虽死
在阵前,也不输这个志气!”说完,他就带本部人马渡过黄河去追楚军。赵同、赵括也带着一队
人马跟先彀去了。
司马韩厥知道这件事以后,赶忙去报告荀林父说:“先彀已经过河了,如遇楚军,一定吃
败仗。你是中军元帅,推脱不了这丧师辱国的罪名呐!”。荀林父吓得脸色变白,嘴唇发紫,哆
里哆嗦地问:“这,这,这怎么办呐?”韩厥说:“事已至此,不如大军一齐过河去接应他们。
能打个胜仗,也是您扔功劳;万一打了败仗,大家分担责任,总比你一个人担罪名强得多。”荀
林父只好命令大军一起过河。先彀看见了,得意洋洋地说:“我早就知道他不敢不依我的。”
孙叔敖看见晋国大军过了河,就对楚庄王说:“晋国军队过了三个月才来救郑国,看来他
们并不打算和我们打仗。我们不如和他们讲和。如果晋国人不答应讲和,我们就有理了,打起来
我们就占主动了。”楚庄王派蔡鸠居到晋国兵营去说明要讲和的意思。荀林父高兴地说:“能讲
和,这是我们两国的福啊!”鸠居很满意地出来了。他一出帐篷,先彀拦住大骂:“你们夺了我
们属国,又来讲和骗我们?就是我们的元帅答应讲和,我先彀也要杀得你们片甲不回!”鸠居
只好忍气吞声地出了营门。刚一出营门,赵同、赵括拔出宝剑指着他说:“你若再来,先教你吃
你一剑!”最后赵旃又用弓对着他说:“你是我箭头上的肉,迟早要死在我手里。快去告诉你们
南蛮子王,叫他留点神。”
蔡鸠居气鼓鼓地跑回来报告楚庄王。在场的将士个个磨拳擦掌,要跟晋国人决一死战。楚庄
王不表态,还等着晋国人正式的答复。荀林父果然派魏锜来讲和。可是魏锜跟先彀是一个鼻孔出
气的人,到了楚营,便叫战。他回到晋营又对荀林父说楚国不肯讲和。正在这时,晋将赵旃已经
跑到楚国兵营挑战来了。楚庄王怒发冲冠,下了个总攻击令。楚庄王亲自擂战鼓,楚兵人人耀武
个个扬威,暴风骤雨似地冲到晋国兵营里来了。荀林父只好下令迎敌。迎敌将士的确是肉投饿虎
有去无回。荀林父吸好下令退兵。楚军是有计划地进攻,晋军被打乱是无秩序地逃跑。晋军人马死
伤了一半。大夫荀首的儿子荀萄被楚军捉住了,荀首赶上去一箭射死了楚将襄老,又一箭射伤了
楚庄王的儿子公了彀臣。大夫伍参请楚庄王赶快催军追晋军。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
后,一直抬不起头来。这次打了胜仗已经擦去从前的耻辱。现在,晋国灭不了楚国,楚国也灭不
了晋国。两国总得讲和,何必多杀人咧?”他立即下令安营扎寨,让晋军渡河回去。晋国军害怕
“南蛮子”追上来,纷纷抢渡,闹了一夜,才把剩下的残兵败将渡过河去。
晋军败逃到贡河边,乱纷纷地抢着渡河。荀林父下令,先渡河的有赏。可是船少人多,船上
坐满了人,还有不少的人泅水往船上爬,爬沉了不少的船只。有人往先彀的船上爬,先彀下令砍
他们的手指头。其它船只上的人也跟着学。顿时,河里的手指头多得可以用手捧。河里岸上一片哭
声。楚国大军杀到邲(bi必)城(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已是黄昏时候,晋军正在抢渡黄河。
楚国打败了在中原的强敌晋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将士们欢喜若狂。大夫潘党也十分兴奋
他对楚庄王说:“今地一仗,杀得晋军尸横遍野,大获全胜,震撼了中原诸侯。大王何不借此机
会,把晋军的尸体堆起来,再在尸体上筑地高台,用以显示楚国的武功,张扬国威?”庄王笑
着对他说:“大夫差也,如此行事不妥啊!”他拔剑在地上写了个“武”字,说:“你看,这
‘武’字不就是‘止’‘戈’二字合起来的么!周武王在推翻殷商王朝建立周王朝之后,曾写
过一首《颂》诗和一篇《武》文,昭示全国说:征讨的目的只是为了求得天下太平。我今用武功,本
来是为了惩罚强暴,止戈息战,安抚百姓的,我若堆尸筑台,就是显示强暴,不得人心啊!”
潘党听了这番话,连连称颂说:“大王高明,乃仁德之君,臣下深表敬佩!”于是,楚庄王在
黄河边上祭祀河神之后,便率军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