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08:07
小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标准 思品政 六年级.doc(25.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小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标准 小学生自从走入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便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他们在学校 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等多方面都发展很快。教师和家 长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下面谈 谈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 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在画图 时,他们渐渐能够注意到图中各部分的大小比例;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 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 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知觉,小 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比如,他们把“三角形”和“小旗子”、 “长方形”和“桌面”相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 渐渐从直观向抽象过渡。对于时间的特性,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 的时间概念,如前天、昨天、大后天等等,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 时间单位,如几分,几秒、几世纪等则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 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 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 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 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 此失彼的现象。比如,边听课边记笔记,同时注意演算速度和准确度对于他们来 说都是比较困难的。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 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 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对词的抽象识 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 发展。比如,在做游戏时,他们已不满足于用两根交叉的棍子表示飞机,而要求 飞机要有机翼和螺旋浆等等。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 具体的特点,他们在游戏中常重复从成人那里看到的动作和姿势,而且他们想 象的游戏动作一般要有某种具体实物的支持。例如,他们把沙子堆成桥梁、地道 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 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 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 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比如,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 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就拿“大与小”的概念来说,他们通常 是通过对大、小物体的直接感知获得的。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 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 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3.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 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比如,他们受到 表扬立即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马上情绪低落。此时他们虽已初步具有了爱憎的 情感,但他们的爱憎还是和具体的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对父母、亲人的 爱等等。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 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此时他们的好恶不再是只停留在口 头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诸于行动。比如,他们不仅在内心里崇敬和热爱英雄 人物,而且能够以他们为榜样,帮助同学、努力学习……他们已能够把对身边亲 人的爱扩展到对教师、对同学的爱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爱。随着求知欲的日益增强 他们不再满足于同“这是什么”,而开始问“这是为什么”,认识、分析各种问 题开始注意从动机、效果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对成人的依赖性较低年级小学 生明显减少。 4.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 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 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 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 能持久地坚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 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在遇到难题时,有时也能够控制自己不泄气、不分心 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另外,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因而家庭对他们的影响 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孩子较易形成任性等不良习惯 因而就更应注意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5.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 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 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作出评价;他们逐步学会了用道德观点和社会 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尽管他们运用的准则一般还常是很具体的,他 们的评价却变得越来越全面,能够同时看到正面和反面、优点与不足。另外,随 着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性格特征也不断增强,性格对他们行为的影响越 来越大。当然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 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 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 心理能够健康地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够做到: 1.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成绩。他们应具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够集中 注意力,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2.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乐于与同学交往。他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和帮 助他人,热爱班集体,与同学建立友好关系,并受到同伴的欢迎和喜爱。 3.热爱劳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他们应在生活中愿意尽量多干些自 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定的自理自控能力,尽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遇 到困难努力去克服。在劳动中不怕累、能吃苦,愿意经受锻炼和考验。 4.快乐和充满好奇。他们感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 他们的生活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 5.懂得小学生必须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注意从他人角度评价自己的行为, 有不断自我完善的要求与计划。 总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应重视培 养小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其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