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阶段学习特点比较
中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人类学习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别于人类一般的学习活动,有
它特有的特点。
第一,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知识经验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发展智力为主。
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首先要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知识,即间接知识经
验,中小学生学习的教科书上的知识就是这些间接知识经验的具体表现。学生进入学校进行学习
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掌握这些知识经验,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小学生学习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和获得技能,发展智力,如观察技能、记忆技能、想
象技能、思维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个人的一些特殊才能。这些技能的培养与获得
都是学生学习知识和今后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
第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同时伴随有大
量的自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中学生阶段是学生接受老师指导最多的阶段。小
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单一,老师们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集体的组织和指导。进入中学以后,
学习内容变得复杂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史地生等课程都要学习,中学生因而会接触
到数量更多的老师,但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集体组织的基础上,更注重从人际关系和每个学生
的特点出发,对中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因而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老师的指导。升入大学,教
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便会越来越少了。由此可知,中学生的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老师的组织和
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有的同学自学能力很强,但大多数
的自学能力尚在形成和发展中,还没有完全独立的自学能力。初中阶段是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的关键时期,升入高中以后,大多数学生都能进行不同程度的自学活动。
第三,中学时期的学习活动是人一生学习与生活的基础,也是人学习和生活的最重要的阶
段。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生活的启蒙阶段和入门阶段,中学的学习才是一个人以后学习工作
和生活的基础。在中学阶段,学习的范围较小学时期突然变得广阔了,中学生开始广泛接触关于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开始掌握社会的、历史的、数理化的知识及其原理和规
律,中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目标,人际关系有了很大的飞跃,生活变得日益丰富起
来,中学生开始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个性品质开始初步形成,个人兴趣在初中开始变
得广泛,在高中则变得单一和集中,愈来愈对自己热心的一方面感兴趣,并逐步发展自己的特
长。广泛的基础知识的获得、个人的理想和世界观及某些个性品质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个人特长的
形成等都成为中学生以后学习工作和理想的雏形,它对于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