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一上)教材修订意见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图文并茂,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切实需要的内容,
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教学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三年使用下来,无论是从学生、
老师一头还是从家长的反映情况来看,是相当不错的。第二次出版也已经作了局部的修订,
编排设计大体已趋于完美。一定要精益求精的话,我们只能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肤浅地
提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及建议,供出版社参考。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P4——P9)
学生从幼儿园迈入小学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很多事情
他们都是在家长、幼儿园阿姨的呵护下完成的,而小学阶段则需要学生有独立的生活学习
能力,是否可以在本篇课文第 3页中加 4幅呈现儿童成长的图片:襁褓中→蹒跚学步→
上幼儿园→迈进小学校门。
主题二:我们的校园(P10——P13)
可以把文字“快来看看我们的校园”移到“小兔贝贝”的下方,可以更突出提示
“让我们去校园看看”。
主题三:新朋友 新伙伴(P14——P19)
在 P15页老师介绍自己时有写着“我小时候……”,认为没太多的必要。在自我介绍
时,通常并不会涉及到小时候的情况。
主题四:校园铃声(P20——P23)
1、第 20页上的这首儿歌中的一句话“书本摆整齐,专心把课上”,我们认为对于书
本的摆放应是下课时首先要做的一个步骤,不是在“赶快进课堂”之后。进课堂后再准备
书本显得太仓促。
2、由于这篇内容对于训练听铃声比较重视,是否可以在后面的光碟中放入一段铃声,
用来反复训练学生。
主题五:平安回家(P24——P27)
课文内容中“怎样平安回家”的涵盖面较广,但是这些内容如“不跟陌生人回家”、
“走人行道”等常识孩子们知道得较早,老师、家长灌输得也较多,而准时回家也应该是
平安回家的一个分枝概念,所以我们想是否应该增加一些如“逗留在商店”、“进游戏室
打游戏”不准时回家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讨论,辨别是非。
第二单元《祖国妈妈,我爱您》
主题一:我们的国庆节(P30——P33)
1、第 30页,通过开国大典引出国庆节由来,觉得还可以在这一页展示更多的同系列
图片,如黑白的放飞白鸽照、阅兵照、放气球照。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举国同庆的场面,
从而激发爱国、为国骄傲的情感,同时还能与 31页彩图形成色彩上的对比,让学生感受
两个年代庆祝方式的不同以及祖国面貌的巨大改变。
2、第 32页、33页的图片似乎也显得比较单薄,应选择一些较为热烈的图片以表达小
朋友对祖国的祝贺,如孩子们张灯结彩图,载歌载舞图,庄严的升旗图等。
主题二:祖国妈妈在我心中(P34——P37)
1、第 34、35页提供的一组图片,旨在让学生在九幅图片中选择正确的答案,从而获
得有关祖国的一些基本常识,但图片呈现位置、大小有些零乱,选择范围就得显得太大。
不如将图片设置成二选一的形式。如:同时出现国旗图和队旗图,一旁出示 是我们
祖国的国旗。这样,选择目标较明确,同时又有一定的比较,能更直接地帮助学生掌握祖
国的基本常识。
2、第 37页中小兔贝贝的提问:“找找看,在哪里可以见到我国的国旗和国徽?”可
安排在书本的左上角,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提示作用。
第三单元《我的一天》
主题一:和钟姐姐交朋友(P40——P43)
小兔说:猜猜看,钟姐姐都对明明说了些什么?要求看图画说话,可是有几幅图画
图意不明,学生们不易猜出来。建议把第 41页上的两幅图略做改动:“上学路上图”可
画上远处的学校里,别的孩子都已经坐在教室里了,以提示学生明明是迟到了。“课堂上
写作业图”为显出明明作业不拖拉,可在他的前座、后座画上埋头认真写作业的学生进行
对比。
主题三:我会好好地吃(P48——P51)
1、第 48页,小兔贝贝提了两个问题:“你喜欢吃什么?把你喜欢吃的画出
来。”“怎样选择食物好?”前者意在让学生把喜欢吃的画出来,学生一般都是画一两种
平时自己最爱的食物,可能不会考虑到配餐。而后一个问题的出现又让人突然感到这是在
选择一次正餐,而不仅仅是介绍自己的最爱。因此感觉两个问题关系不够紧密。如果第一
个问题的出现是为第二个问题服务的话,我们建议将第一个问题略作改动,改为“快到
吃饭时间了,你喜欢吃些什么呢?”
2、第 49页有一个让学生记录饮食情况的表格,怎样记录呢?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建
议把小兔的话“我们试着做个记录吧。”改为“用你喜欢的方式做个记录吧”。更妥。
主题四:我自己会整理( P52——P55)
1、第 53页下图是整理大书橱,建议换成整理自己的小房间。
2、第 55页中,哪些事我能做到?做到了给圈填上喜欢的颜色,这个圈可以换成花呆、
小手之类的图形,可以让孩子们更乐于接受。
第四单元《过新年》
主题一:新年好(P62——P65)
第 65页中美丽的蝴蝶贺卡真是人见人爱,细细一读,发现这个小朋友把“永远幸
福”写成了“永远兴福”,这是小学生易犯的一个错误,教材具有示范作用,这会让学
生误认为“兴福”这样写是对的,建议还是在原文上改正了比较好!
主题二:欢欢喜喜过春节(P66——P69)
1、第 69页呈现的图片是同学们聚在一起交流逛庙会的体验,可是很多地方没有庙会,
教材与学生之间无疑多了一种距离感,不如把交流范围扩大,交流春节里你做了什么,
以及心理的感受。我想这样能更有效地挖掘学生快乐的过节体验。
2、、第 P69页的问题“ 在逛庙会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事情?” 6个小朋友交流的这
些事归纳为人多、垃圾多、秩序乱,人多无可避免,垃圾多准备了垃圾袋,秩序乱却没有
措施,能否设计几句,如“那天有很多警察在维持秩序”,“一个人捡到钱包还给了失
主”,多一些亮点,在孩子们心中留下闪亮的痕迹,这对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形成
有促进作用。
主题三:我家大团圆(P70——P74)
1、第 70页,年糕的图片是圆形的,好像是过去的手工年糕,我国的南方地区是见不
到的。建议改成现在超市、商店常见的直条的年糕,这样更贴近当前学生的生活实际。
2、第 74页的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春节期间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向他们送上问
候与祝福。由于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看插图、照片恐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
体验,所以建议能否在这让小兔贝贝提示一句:“你的家人都团聚了吗?还有谁没
来?”引导学生从家人、身边的人想起,“有谁因为什么原因没能团聚,你想他吗?”在
获得初步体验的前提下,教师再出示课文的插图,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这些人们的付出,
效果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