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我们的校园》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我上学了》的第二课时,
本课的设计重在儿童熟悉校园环境,克服对环境的陌生感,逐步适应在新环境下的新生
活。并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愉快、积极的生活”中要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
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
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以及“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中发展儿童的
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
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的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而设计的。可以这样设计:
1、采用“校园探秘”的形式,几个“小分队”分路“探秘”,让学生熟悉自己的校
园环境,增进对学校的亲近感。通过采访有关人员,了解学校设施、设备及其功能。
“探秘小分队”在活动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1)确定探秘路线,2)确定队名、队长、
队员,并聘请一位高年级同学当辅导员,3)设计探究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教室(什么
场所广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可以进人?这里的负责老师是谁?
2、对于刚人学的新生来说,熟悉校园环境有一定的困难,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观看校
园环境的录像。重点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使用学校的设施、设备,学会看标志,如班牌、厕所
标志、卫生室标志等。
对有一定规模的学校,除认识自己班级教室外,可拓展至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电脑
教室、劳技教室、阶梯教室等专用教室,以及与学生有关的教职员办公室等。在认识学校设
施、设备时,应有意识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与此同时,还可让学生找出不
可随便出人、不可攀爬及有危险的地方,适时进行学校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3、在“校园探秘”活动前,教师与各组室教师的事先联系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将
学生“探秘”的过程视为学习人际交往、培养锻炼能力的过程,其中隐含的非智力因素发
展目标不容忽视。至于校名、校址、学校电话等常识,亦可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习得。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生活是不可替代的,可以说,他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学校都
是比较陌生的,很想去了解自己学校的各种设施。另外,儿童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具有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敢于表现自我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了解并尝试利用学校中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等。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熟悉自己的校园。
2、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
3、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
事先设计好参观路线。
课前与医务室、传达室、图书室、校长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协调好参观时间。
2、教学器材:学生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校园的大照片,问:同学们,你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吗?(板书课题)在
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探
密。
2、校园探密。
教师:向同学们提出探密注意事项后,就到校园的各个场所去参观。引导学生发现校
园中不同的场所,了解其不同的用途。请有关部门(如医务室、图书室等)的工作人员介
绍相关设施应如何使用。
学生:进行探密,熟悉学校的各个教学设施。
3、画校园。
教师:请同学们叙述都参观了哪些地方?
教师:把名称写在黑板上。问:校园内的不同场所有不同的用途,哪一个地方给你留
下最深刻的印象,用你的笔把它描绘下来。画完之后说说自己画的内容。说说你为什么要
画它?
学生:用图画描绘校园设施,并加以说明。
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
4、认识我们的教室。
教师:现在我们再来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教室里都有哪些物品,他们分别
有什么用?
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汇报。
教师:在到教室门口认识自己班的班级牌,看看邻班的班级牌,想一想它们的作用?
想一想,说一说除了自己的班级所在的教室以外,还有哪些教室也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那里学习什么?
学生:思考后进行回答。
5、模拟活动:你会怎么办?
教师:在学校的一天里,我们需要作很多事情。遇到下面的情况,你知道怎样去做吗?
播放录像上课后,老师要在黑板上写字,却发现没有粉笔了。一位小同学说“我去领粉
笔!”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把作业收上来。一位同学说“老师,我送本子去!”下课了,
几位小同学想玩球,一位小朋友说:“走,借球去!”课间活动时,一位小朋友不小心
摔伤了腿,同伴说:“赶快去包扎一下。”他们应该到哪里去?找谁?我们替他们去找一
找。
方案一:让学生自愿结合成组,分别完成一项任务。(注意说话有礼貌)回来后,向
大家谈谈完成任务的情况。
方案二: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模拟演习后,在教室内设置医
务室、办公室等有关场所,由学生到前边来表演。
6、小结:校园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不仅要熟悉它,更要爱护它。
五、教学资源:
本课注重教学设施资源的利用,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校园的各个场所给学生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校园的设施、设备有了更多的了解,增进了对学校的亲近感。
这种进行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法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又能利
用生活资源,加强体验感受,在本课结束,设置了几种在学校常见的情形,通过模拟练
习,使学生更加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到校园设施和我们每日学习的密切关系,同时在模
拟的过程中也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