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小学生挑食偏食
专家指出学生阶段应树立科学营养观,早、中、晚三餐摄入能量比应为 3:4:3。
5月 20日是我国第 16个学生营养日。天津医大继 1988年、1998年完成本市小学生营
养状况调查后又有最新“动作”,三次调查结果一致显示———半数小学生挑食偏食
小学生营养状况近年来走势
乳、肉类摄入显增,豆、蛋、果蔬、谷类减少
肉、鱼虾、糕点、糖果、饮料、快餐及膨化食品受宠
钙、锌与维生素A、B、C等营养元素严重摄入不足
“小胖墩”与“豆芽菜”逐年增加
“有 50%的小学生偏食、挑食!”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天津医大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
食品卫生教研室的研究人员在本市部分小学最新完成的“小学生饮食行为及营养发育状
况调查”的真实结果。此状况与该小组研究人员 1988年和 1998年完成的相关调查结论一
致。这三次调查横跨 17年,如实反映了近年来本市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钙、锌与维生素A、B、C等
营养元素日均摄入量一直不足,尤其钙元素,多年来摄入量一直不到标准的 50%;乳、肉
类食品摄入明显增加,而豆、蛋、蔬菜水果及谷类食物摄入减少;有吃零食习惯的少儿明
显增加;因营养过剩或不良导致的“小胖墩”和“豆芽菜”逐年增多……原因种种,但
都与多年来学生中一直严重存在的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这也成为广大少
儿体能与智能发育的最大屏障。
鱼肉快餐糖果糕点
家长溺爱少儿偏食
“食品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状况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关系
到国家经济发展及人力、财力和智力资源。然而,由偏食、挑食导致的少儿营养严重失衡的
现状不容乐观。”本市三次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的负责人张万起教授介绍说,此次调查中
有 75%的家长认为偏食、挑食是当前儿童存在的最主要营养问题。此问题在这些年一直未
得到有效解决,主要与儿童本身自制力差,家长自身存在不良饮食习惯、溺爱、缺乏营养
知识,以及家长、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知识教育等因素有关。
这次调查显示,肉、鱼虾、糕点、糖果、饮料、膨化及快餐食品是不少学生的“最爱”。
有约 40%的小学生常吃膨化食品和糖果,约 12%偏食荤腥,7%钟情素食,其余那些看似
饮食合理的荤素搭配膳食者,事实上也存在诸多不科学之处。仅以早餐为例,有近 50%的
小学生不能做到每餐包括粮谷、肉蛋及乳或豆制品,100%被调查者早餐中不含蔬菜水果。
张万起认为,只有营养全面的早餐才能使血糖较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不仅可增强孩子
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还是他们健康发育的有力保证。
嘴太刁易变胖或瘦
10个孩子就有 1胖墩
目前,我国儿童肥胖率达 12.1%,肥胖儿童检出率正以每 5年翻 1倍的速度增长,
成为大城市少儿最突出的健康问题。本市儿童医院对全市 1万多名 6至 18岁少年儿童进行
的调查也显示,本市市区少儿肥胖率约为 11%,郊区也超过 9%,平均每 10个孩子就有 1
个胖墩。
张万起说,肥胖不仅影响少儿智能发育,还会增加其今后罹患冠状动脉硬化、脂肪肝、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几率。调查显示,很多“小胖墩”都存在偏食、挑食问题,所以要
改变“小胖墩”逐年增多的现状,首要解决的就是让孩子告别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减少高脂、高热食物摄入,科学膳食、均衡营养。
与“小胖墩”形成鲜明对比的“豆芽菜”,却多因动物性蛋白摄入不足,营养不良
引起。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显示,我国 7至 18 岁男女生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
26.87%和 38.27%,比 1985年分别上升了 4.66和 3.46个百分点。此外,还有数据表
明,由于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维生素和钙、锌等微量元素,11至 14岁少年平均身高比日
本同龄孩子矮 2至 3厘米,而导致这一状况的幕后“元凶”仍是偏食、挑食。
摄入热量不多也胖
缺乏运动同样长膘
此次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现象:被调查学生日均食物摄入总热量较 1998年和
1988年均有下降,但“小胖墩”的发生率却有明显升高。看来,越来越多“小胖墩”“出
炉”的背后,除饮食因素外还有第二大催化剂。张万起认为,这就是严重缺乏运动。现在
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他们好动、爱玩的天性。重压之
下,孩子也就变得越来越沉闷,越来越少动。长期如此,即使摄入热量再少,也会因不能
及时消耗而在体内积蓄,导致肥胖。
“学生阶段是体能和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充足、科学的营养供应非常重要。而
让孩子摆脱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是前提。”张万起表示,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
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树立均衡膳食的科学营养观。需记住这样两句话:“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
素搭配、多样搭配”,“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每日至少一杯奶,水果保证
天天有”。其次,应提高孩子早餐和午餐质量。这次调查显示,有约 30%的家长不清楚早、
中、晚三餐摄入能量比应为 3:4:3。因而,早餐应包括乳或豆类、粮谷类、肉蛋类和蔬菜水
果几部分;午餐应包括豆制品类、鱼肉禽蛋类、粮谷类和蔬菜水果等,其中豆、蛋类可适当
多吃;晚餐同样应包括这几部分,但摄入量应相应减少。再次,针对调查中反映的钙、锌
与维生素A、B、C等营养元素摄入不足问题,学生每天应至少保证喝半斤牛奶,并多吃
新鲜水果蔬菜和动物内脏。此外,家长也应改变“挑肥拣瘦”的饮食习惯,做好表率。同
时,家长和学校应对孩子加强相关营养知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