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15:26
让小课堂绽放学生情感的火花 思品政 一年级.doc(2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让小课堂绽放学生情感的火花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 新课程倡导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 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 态度、情感、表现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让《品德与生 活》课堂教学评价绽放学生情感的火花。 一、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教师的评价象一泓清泉,可以净化学生的 心灵,点燃情感的火花。 1、激励式评价 渴望别人肯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要尽量以激励为主,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效应。例如:在教二年 级上册《我也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让学生谈 谈自己认为最棒的事情。当同学们高兴地说着自己的优点时,我发现教室后边墙角的一位 平日学习成绩不太好,纪律也较差的同学,总是低着头,好像很羞愧的样子。我写了这样 的一张纸条悄悄地递给他:“昨天在打扫卫生时,老师发现一位干得最起劲儿,总是抢 最脏最累的活干的好学生,那就是你!”当看到他那高高举起的小手时,我知道他感受 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及希望。 一年级《我和小伙伴》一课,主要讲的是如何解决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有位同学触 景生情说了一件小伙伴错怪自己的事情,我就问他:“小伙伴错怪了你,你能做到不记 恨吗?”学生回答:“当时,我心里肯定会不开心,但是我不会记恨,我想,也许别人 误会我了,只要把误会解决了,就不会有事了。”我立刻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也是 个心胸开阔的孩子,老师很欣赏你。”这短短的评价,既鼓励了学生,赞赏了学生,使学 生树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可见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鼓励为主 的评价,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而且还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心理需要,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期待式评价 关注因人而异 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有个性差异。因此,在品德与 生活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对学习有困难,学 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式的评价。在教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 课《坐立走,有精神》指导训练时,我特别注意了一位男同学(学习有障碍),因为他平 时很少有在同学们面前展示的机会,所以显得很不好意思,总是这儿动一动,那儿摇一 摇,这时我对他说:“来,别害怕,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最好!”他看着我期待 的目光,眼里充满了自信,然后抬起头、挺起胸,大步向讲台走去,一阵热烈的掌声把他 送回了座位。我当时好激动,教师简短的期待性语言,竟对学生产生这么巨大的影响,那 我们还有什么可吝啬的。 3、亲近式评价 拉近师生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采用体态语 言对学生进行亲近式的评价,可以创造一种民主平和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在教《祖国妈妈的生日》这堂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我们伟大祖国的各种资料, 当同学们把各种资料展示出来后,我适时地询问他们是怎样收集到这么多资料的,同学 们的小手马上就举了起来,有的说到书店看书查的,有的说询问爸爸妈妈,有的说以前 从电视上看到的,还有看报纸等等很多方法。当全班最胆小的那个小女孩用既想说又不敢 说的眼神偷偷看我时,我轻轻的走到她旁边,摸着她的头说:“能告诉老师你的搜集的 方法吗?”当她说用上网的方法查到时,我用力地握住她的小手说:“你的搜集方法和 老师的一样,老师想交你这个大胆发言的好朋友,你愿意吗?”这个小女孩笑着,重重 的点了点头。在以后课堂上的提问,我总是会看到她那充满自信的眼神,与高高举起的小 手。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是左右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对学生信 任、亲切的情感流露不仅能缩短师生双方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 心理满足,而且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炽热情怀时,会激起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 4、否定式评价 敢于接受挫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在谈到评价,许多人认为 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也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扬、鼓励。诚然,这种积 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时,否定性评价也必须采用。实践使我认识到,否定性评价不 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委婉地否定,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敢于 接受挫折。如:在教学《小心 别伤着》一课中,有一个问题:你遇到火情怎么办?许多同 学表示要救火。而且把如何救火的过程说的壮烈而英勇,他们期待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 我马上给予了他们否定的结论,望着他们迷茫的眼睛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从他们自身的 能力,火的危害认识到:自己的年龄还太小,极有可能在救火的过程中受到伤害。”然后 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拨打 119火警电话”、“要赶紧去叫大人”等办法。 二、 评价内容多元化 学生自己的评价是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因此注重形式的多元化是 提高评价效果的保证。 1、学科整合评价 感受意外收获 爱因斯坦曾说过:“知识之间是没有界限的”。课改后,课堂上倡导学科整合,根据 学科的延伸,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建立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学科外的意外收获。例如:在教学《动物—我 们的好朋友》一课上,同学们通过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初次意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保护它们这一主题,为了深化课题,我又自编自唱了一首‘保护动物’的歌曲, 朴实的歌词,轻快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同学们带上头饰,加上动作,随着音乐漫步在教 室每一个角落,我惊奇地竖起大拇指,连声夸奖:“你们太棒了,老师佩服你们!”从 学生们绽开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们的自信。学科整合评价是体现新课标理念的新举措, 教师的适时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以外的收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 综合素质的培养。 2、小组交互式评价 体验合作快乐。 这是以小组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习活动状况作出总体评价。 杨振宁博士指出,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 造都是不可能的。未来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小组评价法倡导的是合作精神是与学生的 未来生活相适应的。举一简单的课堂实例,在一堂《我自己会整理》的活动课上,当进行到 整理书包这一环节时,我先请同学们自己认为可以怎样整理书包,答案只有以两种,然 后我让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告诉我可以按物件的大小整 理;可以按物件的种类整理;可以按书包的空间和层次来整理;可以按物件的使用先后 整理……,然后我又问道哪种方法最好时,同学们自动的在小组中讨论了起来,讨论着 其他各个小组整理方法的利与弊,而且结果很快地就出来了。每个小组仿佛是一个个由相 同年龄孩子组成的家庭,在共同的学习、评价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 量去竞争。避免了个别学生学习的失败,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三、成果展示评价 实施个性化指导 布鲁姆认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 学习的自我概念。”成果展示既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一个小结,也是 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还是学生自我评价欣赏他人的过程。 1、发挥墙壁作用,让教室每面墙壁都成为学生展示成果的园地。如:《我爱祖国》这一 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图片等张贴在教室墙壁上进行展示;教完《美丽的春 天》主题活动后,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图画、剪贴树叶、制作的手链和小玩艺展示出来。引导 学生进行展示性评价,这样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教室也成为了学生活动的乐 园。 2、利用节假日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 本学期有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六.一 儿童节、建军节等节日,我利用这些节日的活动,让学生大显身手,自己布置教室;虽然 学生的作品很稚嫩,但这都是他们自己动手的,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学生特别喜爱。此时, 我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的自信心更强,为今后的活动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利用成长记录袋,实施个性化发展。 成长记录袋是收集和保存学生成长信息的资料袋,教师利用成长记录袋是对学生进行质 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指导的第一手资料。教学实践中,我将学生各种 活动的作品,给予个别指导与评价,让学生定期进行展示评价,使学生从过程性成长记 录中,体验成功,从中受益。事实证明:成果展示评价,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施展了学生 的才华,使学生在评价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展示了自己潜在的天资,反思了自己的能 力和兴趣,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评价观正发生着变 化,多种评价制度,评价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对《品德与生活》课的课堂评价策略的研究 是一项全新的工程,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科学、全面、合理的评价都可以算是好方 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绽放了学生情 感的火花,推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