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22:13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 思品政 一年级.doc(266KB)
  • 浏览 : 2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教学目标:   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盲人以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表现出 初步的同情心。   2、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坏,养成爱护眼 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   2、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爱护眼睛,同情、帮助盲人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   教学用具:   课件、VCD光盘、图片、40-50块蒙眼用的围巾,40-50张脸形图片(没有 五官),小红花30朵,眼保健操磁带。   课前准备:   请同学们课前向周围的人了解眼睛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若家中有近视的人,观 察近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教师课前准备社会为盲人提供的有关设施,如盲道、残 疾人专用厕所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   一、引入:   1、屏幕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有它可以看书报,有它 可以看世界。   师念生猜。谜底(葡萄)   2、教师提问:眼睛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以及 在家中的小调查在班内分组交流。各组选出代表汇报本组意见。   3、体验活动:每个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围巾蒙住眼睛。在老师发的脸形图片上 画上眼睛、鼻子、嘴。然后打开围巾看看画的结果如何?找10位同学,两两一组,蒙上眼 睛由不蒙眼睛的拉着他在教师里走一走,看看有何感受?其他同学蒙上眼睛在书包里找 出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名字,看看结果如何?体验一下没有眼睛有什么不方便。全班举手交 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4、教师小结:眼睛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非常重要。眼睛近视、受伤、或失明都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新授:   1、师:同学们刚才已经体验到没有眼睛的不方便了。不过你们才体会了几分钟, 却有一种人要一辈子体验眼睛看不见东西的痛苦。你们能猜出来他们是谁吗?(猜:盲 人)   2、师:猜猜盲人没有眼睛是什么心情?你们能帮助他们吗?出示盲道,残疾人 专用厕所、人民币上的图案等图片资料。(让学生同情盲人及眼部有疾病的人,并愿意帮 助他们。)   3、出示课件动画:“眼睛的哭诉”学生观看动画后谈谈我们该怎样保护眼睛?   4、出示课件:“这样做对吗?”以小组为单位,边看课件,边试着研讨,什么 光线、什么距离下看书,眼睛最舒服。(教师可作一些错误的看书举动,请学生判断)   5、教师在学生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说明看书的正确方法。   教儿歌:一尺一寸一拳远,不得驼背近视眼。   6、出示课件:“眼睛对我说”请学生根据课件所出图片,联系个人实际,以眼 睛为主人公,对眼睛的主人说几句话,并演示如何改正坏毛病。   7、教师示范:(播放眼保健操音乐)全体学生做眼保健操。谈感受。   8、请学生看P 63图片,讨论这样做,对眼睛会造成那些伤害?应该怎样做?   9、教师补充有关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案例。让儿童进一步提高眼睛自我保护的 意识。   三、拓展活动:   1、出示课件:“美丽的风景”意在让学生感受眼睛可以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 也可以看到危险而躲开,从而保护自己。   2、屏幕出示护眼歌:   人体眼睛是件宝,   生活学习离不了,   保护视力我牢记,   眼镜不会把我找,   手不揉眼讲卫生,   红眼沙眼得不了。   3、宣传爱护眼睛及用眼卫生。   四、结束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让每 一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五、作业:发给每个人一张卡片,你能看明白上面的内容吗?请你把它贴在写字 台前,每天做到哪项,就在哪个格中奖励自己一只漂亮的眼睛。下个星期请你自己画一个 表格(见表一)提醒自己,一直坚持到期末,看看谁的成果多了。 表一:   星期   项目 星期一星期二 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星期六星期日 认真做眼保健操 不用手揉眼睛 经常看绿色植物 看书姿势正确 不在过强或过暗光 线下看书 不做伤害眼睛的危 险活动和游戏 六、教学点评:   通过学生的猜、讨论、说、看、演、改、帮、诵、画、记宣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手段, 使学生由感受到体验,由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由理解、认同、实践到宣传。对眼睛在自 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学习了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了不良的用 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活动充分,主体参与性强。课件安排直观、恰 当。体现了新课的理念,学生乐学、会学,课堂气氛踊跃,学生积极探索,活动安排合理, 内容丰富。如能在学生创造上在挖掘些深度则更好。例如:让学生们编些爱眼儿歌,或对 爸爸、妈妈说句保护眼睛的话,画下漂亮的眼睛作画展等。   总之,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生活的影子,懂得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具有生命力 的课堂教学,能唤起学生无尽的想象,创新思维,也从这里起步,把自主还给学生,让 他们去探索、追求、享受成功的快乐! 探究活动 关于“近视眼为什么要戴眼镜”的探究活动   探究目的:   进一步了解近视眼的成因   探究准备:   蜡烛台、凸透镜与凹透镜、白屏、插座、透镜夹、光具座。   探究过程:   1、谈话:小朋友如果在光线很强或很暗的地方看书,妈妈就会告诉你要注意保 护眼睛,否则眼睛近视了,就得戴上眼镜才行。为什么近视眼要戴眼镜呢?   2、把凸透镜放在蜡烛与白屏之间,使透镜与蜡烛相距 15厘米。   3、点燃蜡烛,前后移动白屏,直到白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 4、把透镜换成更凸一点的透镜,白屏上的像就变得不清晰。   5、把蜡烛往透镜方向移去,白屏上的图像重新变得清晰 6、将蜡烛退回到距透镜 15厘米处,白屏上的像又变得不清晰了。这时,在凸透镜前 插上一块凹透镜,适当调整凹透镜与凸透镜间的距离,蜡烛火焰的像重新变得清晰。 原来如此   正常人眼睛中的晶状体,好比实验中的第一个凸透镜,白屏好比眼睛的视网膜, 蜡烛为景物。当正常人看景物时,眼睛的晶状体可以随意调节,景物能清晰地成像在视风 膜上。当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晶状体变凸后,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凸透镜,景物像成在视 网膜前,人就看不清远处的景物了。所以,近视眼要想看清物体,可以像实验中第 4步那 样,把景物移近眼睛;或者像第 5步那样,配戴上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关于“两只眼睛”的探究活动   我们都知道,人和大多数动物都有两只眼睛。即使只用一只眼睛,不也能看见东 西吗?为什么一定要长两只眼睛呢?   探究准备:一根针和细线、一个小瓶、两支笔。  探究过程:   1、左手拿针,右手拿线,闭上一只眼,试着把线穿过针眼,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是不是很难对准针眼呢?睁开双眼试一次,哈哈,一次就成功了! 2、左手拿着小瓶,右手拿笔,两只手臂尽量伸长,闭上一只眼,试试看,把笔插到小瓶 里,是不是不太容易?   3、睁开双眼,再把笔插进小瓶里,是不是就很容易了?   原来如此:   左眼看到的东西偏右一点儿,右眼看到的东西偏左一点儿,这样,在大脑里才会形 成一种“立体感”,从而判断出物体离我们的真实距离。一只眼看东西,则没有“立体 感”,所以很难正确判断出物体的远近。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