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
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
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
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
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出来的光
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
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图3.4—2)。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
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
斑了(图3.4—3甲),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
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图3.4—3乙)。
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
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
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图3.4-
4甲)。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
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图3.4-4乙)。人们上了年纪以后眼睛睫状
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近处、远处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1、 一束光通过透视镜的光路如图3.4-5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
2、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有什么不同?度数深和度数浅的有什么不同?
3、通过调节晶状体,眼睛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
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2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
25cm,叫做明视距离。
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近点。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眼镜的度数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
用φ表示,即 φ=1/f
如果某透镜的焦虑是0.5m,它的焦虑就是 φ=1/0.5m=2m-1
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虑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睛片的度数,
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的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m-1,它的焦距是1m。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