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用处
岳父下世后,依乡俗,要举行各种悼念、送别仪式。
亲人们,亲戚们,凡是成年者,无论远近,来的都来了。孙子和外孙中,有五个或在外
省读大学,或在外市上高中,一则路远,二则人们普遍认为:学业为重,前程要紧,不
回来就不要回来了。
吾小儿今年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他们的学校至岳父的灵堂很近,依吾妻言,小娃
娃家,懂个甚么?误课不说,天又寒冷,刚下完一场大雪,街上路上,非冰即水,不要
来了。
大家也说,这是大人们的事情,就不要招呼小孩子了。
我说,还是让他参加吧!这孩子,打出生以后,从未见过他爷爷、奶奶以及姥姥。如若
错过了这回,就再没有一次机会送别他的祖辈了。
上课固然重要,但误下的课可以补上。而送别亲人这一课,是无法再补的。
他小,惟其小,从未见过披麻戴孝,灵棚长跪,叩首谢恩。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他参加了,才能了解中国民间的丧葬习俗,也才能懂得,“死”是人生中的大事。
夜晚,孝子们排成一条长龙,沿着街道曲折前行。灯笼、火把照亮了暗夜,唢呐声声呜
咽,我们将把老人的阴魂送到地府。小儿跟在队伍的后面,认真地走路。
回到灵堂里,他母亲和他的三个姨姨都跪在灵柩前,抚棺痛哭。开初,小儿站在一个角
落里,远远地望着。后来,他慢慢走到他母亲身边,悄悄地扯她的衣服;再后来,他伸出
双手扶他母亲;拉,拉不动;扶,扶不起,最后,他也放开嗓子嚎哭起来。
哭是对的。看到我们的亲人离去,我们有止不住的悲伤;看到我们的亲人伤心痛苦,我
们也伤心痛苦,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
我们的眼睛,除了看世界,它还有另外一个用处,那就是流泪。
人,仅仅知道欢乐是不够的,还应该懂得悲伤。悲欢离合才是人世上的常情。我们作大
人的,惟恐孩子们不幸福,不快乐,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我认为,
一个人首要的是必须学会流泪。不仅在割破手指后到母亲身边哭泣,也要会伏在我们逝去
的亲人身边落泪。再进一步,为我们人类的多灾多难而哭泣,为不幸的人哭泣,为历史上
的仁人志士哭泣,为还在受难中的老百姓哭泣……
到那时,我会说:“儿,你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