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扮我们的教室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的主题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这样学生才会对综合实
践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每年的重要节日,各班都要举行一些小小的班队活动或联欢会,主
要是在班上举行,但每次装饰教室,都是在匆忙的情况下,让教师或一、两名美术骨干在教
室的黑板上写上几个字,画上几朵花,用彩带将灯包起来,就算是过节了,这样不能充分发
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如何把教室装饰得有节日的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感受
节日的快乐,体会玩的乐趣,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设计、绘画能力,对自己的
教室,就象是自己的家一样,这一题材学生很感兴趣。首先,我让六年级七班的每一个学生
想一想,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美化教室,既美观又节约钱?同学们认为,首先是对教室门的
装饰设计,因为门是本班的门面,体现本班的特色,相当于班级的标志;其次是黑板报的设
计;第三是窗口的装饰;第四是贴课程表、队角、图书角、卫生角等墙壁的装饰设计。 以小组
为单位,由学生自选活动内容,自主选好小组负责人,在活动中共同探索、研究,收集资料、
设计、制作、评议、展示。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板报、标志、海报等设计的规律方法。
2、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
方法,进行装饰设计。
3、初步懂得美化身边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懂得节约废旧材料,制作装饰物。
能力目标:
1、运用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各种纸工饰物,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
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2、培养查找、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独立自主的进行装饰设计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
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体验美术活动中与他人协
作交流
2、使学生懂得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
格。
三、活动准备:
组织学生讨论,认为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活动时间:定于 2004、2-.------2004、3,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课外业余时间。
2、人员组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分为若干组
a、板报设计组 4人(负责 3张全开纸的版面设计)
b、黑板装饰组 5人(主要用粉笔作画)
c、纸工饰物组 11人(负责教室内吊挂和窗台摆放的饰物)
d、班标设计组 4人(负责两个教室门上的装饰)
e、墙壁装饰组 4人(负责教室课程表、队角、图书角、卫生角等的装饰)
f、表演组 11人(负责表演小品、相声、舞蹈等节目)
四、活动过程:
〈一〉 准备阶段 2004、2、15——2004、2、30
1、教师讲解活动目标,指导学生收集录像带、书籍、网上、照片上有关连续花边、报头、
标志、饰物等有关环境装饰设计的资料。
2、参观一个幼儿园或一所学校的室内环境布置,激发学生的创作构思。
3、分配好小组和个人任务,共同装饰美化教室的其中一个主题。如:板报、队角、班标、
纸工饰物等。
4、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有关活动所需的工具,收集废旧物品、彩纸等。
〈二〉实施阶段 2004、3、1——2004、3、15
1、构思 设计
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共同讨论,设计好草图,交教师审阅。
2、定稿 绘制
发扬团结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集体完成作品。
3、在教室内将作品展示,学生自评,说说自己在制作中学会了怎样获取信息,克服困
难的片段,各组互相评价,提出宝贵建议,修改不足。
4、教师总结,写活动反思。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综合---探究”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
实社会等方面相结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让学生以个人
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美化身边的环境。在
综合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使学生懂得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重要性。
〈三〉成果展示、总结 2004、3、16——2004、3、30
1、师生一起装扮、布置我们的教室。
2、向全校师生汇报,出示宣传海报,欢迎师生观摩、指导。
3、师生开个元旦联欢会。
4、每人交一份个人活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