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大家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4课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白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情感目标:感受集体生活中能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互相促进,体验班集体生
活的丰富多彩,体会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人翁精神。
行为目标:懂得如何借书和还书。能以文明、礼貌的方式和同学交往,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知道怎样珍惜他人的物品。
课前准备:1、请学生每人准备 1—2本自己喜欢看的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其中一本
书进行简单介绍,形式可灵活多样;
2、 教师准备教学用具:展示平台、话筒、课外书、书签。
3、 教学辅助课件。
设计理念:
《好书大家看》一课是第一单元“我在集体种成长”的最后一课,是在进行集体行为教育
的基础上进行好书大家看的集体生活体验。旨在通过搞图书展,同学间相互介绍好书的活动,
引导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学会与他人分享。培养看课外书的兴趣,使爱同学,爱集体
的道德观念“活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并增强儿童为集体服务的动机和发挥智慧。根据对
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指定了活动目标。整堂课的
设计是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进行德育以及文明礼仪的教育,引导学生体验积极的道德情感,
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布置图书展的活动。
学生随着悠扬的音乐,和其他同学,带着自己的书坐在椅子上,准备上课。
1、播放课件,教师巡视学生带来的书。
2、关闭音乐。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3、教师小结检查情况,及时表扬学生。宣布举行图书展活动。
1、通过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静下心来,准备活动。
2、 教师巡视从中注意选择出两三本具有独特意义的书。
3、教师的表扬目的是为了渗透“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思想。
活动二:介绍我爱看的书,认识盗版书的不良影响。
1、听老师介绍读物。
2、 与老师一起交流盗版书的影响。
3、学生代表为自己喜欢的书作介绍。
4、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带来的书介绍给其他的同学,推选出 3本最好的书!
5、请各组代表把本组的好书介绍给大家。介绍完毕,把书放到前台的课桌上。
1、介绍四本读物:《现代汉语词典》、《读者》、《少年文艺》、《大灰狼》。
2、 出示一本盗版书。
3、小结:我们平时看书要有带着一定的目的去看,看好书,杜绝看一些劣质书和盗版书
4、教师注意观察把新书带来的情况,进行表扬。
5、巡视课堂,帮助学生进行推选。
1、 通过介绍读物,进行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的认知教育。
2、通过交流盗版书的影响,让学生区分好书和盗版书,为今后的生活形成经验。
3、从中渗透“班集体不能没有我,我心中不能没有班集体”的主人翁精神。
4、表扬带新书的同学,渗透为班级服务的思想
5、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活动三:创设情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1、与老师模拟借书情景表演。
2、举手发言:在使用我们借来的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3、学生小结:对于我们借来的书,最起码要做到不弄丢、不弄脏、不弄破,对待借来的东
西要像对待自己的物品一样小心细致,爱护有加!
4、小组讨论,举手发言,介绍好的方法。
5、演一演:怎样还书才使书的主人高兴。
1、 创设借书情景。
2、小结:要有礼貌地向他人借书。
3、创设情景,提问:“但是,我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虽然我借给你了,但你要怎样做
才让我才放心呢?”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言。)
4、继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回答:
①书看到一半怎样做标记呢?
②看的书该还了,但我还没看完,应该怎么办呢?
③如何还书才能使书的主人高兴,下次还愿意再借给你呢?
④哪些时候不适合去看书呢?
5、小结:要选择好读书的时间。
1、通过让学生谈借书、用书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达到“晓之以理”
的目的。
2、设置一系列的读书相关问题,让学生明白怎样读书,读好书。
活动四:好书大家看。
1、开始向同学借自己想看的好书。
2、自由阅读读物。
1、宣布开始借书活动。
2、表扬同学们的表现:只要你做到了讲礼貌,讲文明,获得了他人的信任,“好借好
还”再借就不难了!
3、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随着悠扬的音乐阅读。
1、 让学生从真实的活动中实践理论,达到“动之以行”的目的。
2、 表扬好的现象,渗透“爱同学、爱集体、讲礼貌、懂文明”的思想
结束新课
把借来的书还给同学。
关闭音乐
总结新课,提出下节课的任务:布置班级图书室。
让学生体会班级活动的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
图书展
和好书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