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24:12
秋天里 思品政 二年级.doc(22.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秋天里教学设计    《秋天里》是第三册复习二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题。教学时,必须把握三点:一是紧扣 题目,从内容入手启发引导。打开“说路”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力求让学生说好。 首先,注意让学生说出秋天特有的景色和有趣的事。其次,结合教材描写景物的三句话中含 有“远处、近处”的实际,引导学生最好把话说得有条理些。再次,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要相 机引导学生把话说规范。三是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 与交际。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流程安排如下:   一、课前绘画,丰富话源   教学本课时,正值秋天。如果是城里的学校,组织一次郊游,乡村的学生则让学生留心 周围的景物,让每一位学生用彩笔画两张画儿,分别把所看到的印象最深的景色和人的活动 描绘下来。意在以此提供源头活水,为学生交际时的有话可说创造物质基础。   二、歌曲导入,启发说路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 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教师引导:同学们,歌曲里的小朋友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春天的呢?为什么从这个地方 可以找到春天?让学生以同桌为小组展开讨论,个别汇报,小结:从“红花”、“绿草”、 “黄鹂”等景物中,我们可以找到春天,因为“红花”在春天里开放,“绿草”在春天里发 芽,“黄鹂”在春天里歌唱。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读一段话,看看从这段话中,能不能找到春天。媒体出示: “远处稻田一片金黄,庄稼成熟了。树下有落叶,孩了们在捡红叶。近处有葡萄架,两个孩子 帮大人摘葡萄。”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同桌一组展开讨论:   ①我们能否从中找到春天?为什么?   ②我们从中能够找到什么?是怎么找到的?   让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相机板书“秋天里”。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就以“秋天里”为 题进行口语交际。就这个题目,我们能说些什么?让学生讨论,汇报,一小结,可以说两个 方面的内容:一是说秋天里的景色,比如,“远处稻田一片金黄,庄稼成熟了”,“树下有 落叶”,这是秋天才会有的景色。二是说秋天里人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在捡红叶”, “两个孩子帮大人摘葡萄”,这是秋天里才有的人的活动。   通过上述环节,意在让学生打开思路、有话可说并且说的时候能抓住秋天的特点。   三、就近交流,借画学说   1.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课前自己绘画的内容互相说说画中秋天的景色、要求:①让对 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秋天的景色。②刚才所读的几个句子见了“远处”、“近处”显得有 条理,大家说的时候,最好也能这样有条理。   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看看台上的同学说的是不是秋天的景色,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 绕上述两点要求展开,对发言同学表达是否清楚明白和语言是否规范也应予以适当的评价, 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 和语言习惯。   接着,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教师还可以提出“说的景色和说法最 好与前一对同学不一样”的要求,以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语言表达的创造性。随后,可 以提出“他们说的好在哪里”、“他们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认为他们说的有不足的 地方吗”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2.以前后桌同学为一组,就绘画的内容,互相说说秋天里人的活动。要求:①说的必须 是秋天里才有的人的活动。②说的活动要有人物、时间、地点。   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上述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 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   四、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画中以外的秋天的景色或者发生 在秋天里的有趣的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五、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邻居小朋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秋天的景 色或者秋天里有趣的事。意在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用结合,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经受实际锻 炼,养成真正的交际能力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