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验,学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
要求,初步构建起“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
德育课程新模式,使德育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把德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获
得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
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儿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问题。带着这样的认识,我走进了一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第 5课《我们春游去》。
设想与设计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我认为这句
话是对“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所作的最好的诠释。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
堂”,让学生生命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
习呢?正好本学期一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第 5课《我们春游去》,它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
生活,我决定进行一次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体验,学会生活”。其实,学生们的
春游是一个学生无法自主决定的话题,“春游带什么”一般都是由家长给准备的,到底
什么是学生自己的呢?教师怎么对学生“出游”生活进行有意义的引导或指导呢?这个
看似与学生生活贴得很近的内容,却不知怎么与学生走近。通过思索,我根据新课程的生
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策略,进而寻
求到体现课堂开放性的有效的切入点。给学生机会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
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
“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不要“假生活”。这就是我设计的主导思想。
方案实施及其效果
本课是教材中《美丽的春天》单元中的一课,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感知并欣赏美丽
春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增长知识,增进友谊。教学重点是:初步学习设计春游活动,
并在春游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了在教学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策略,让学生
在课堂上“快乐体验,学会生活”,我实施了以下方案:
活动一 聪明豆售票窗──春游干什么?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出游的兴趣,然后请学生和自己一起去闯关。接着进行“假设春游
地点与活动”,要求小组同学首先得合作完成“春游去哪儿?”的问题,商量出游的最
佳地点以及打算在那儿进行什么活动,才能获得聪明豆门票。学生通过讨论,都成功地买
到了门票。
活动二 聪明豆小超市──秋游的准备
1、模拟购物:在智慧小超市挑选秋游要带的东西。
2、体验“途中”情境:根据两位同学的选择,老师将真实的食物、用品替代模拟物品,分
别装进 2个背包。大家在春游途中轮流背。
3、师生、生生交流背着这些东西春游,有什么感受?分析原因,选择所带物品。对物品进
行调整、交流、选择。
4、提示:除了这些,还可以带些什么?回家跟父母商量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
活动三 智慧百星堡──春游注意事项
1、回答问题:春游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2、进行争夺“文明星”、“安全星”、“环保星”活动。小结,齐唱歌曲《春游》,结束此课。
课上完后,虽然学生很高兴,但自己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自己反思和
与组内同事商榷,找到了原因:为了体现活动性,我设计了闯关游戏,而课堂上,孩子
为了完成任务在活动,活动中和活动后学生在想些什么、感悟到什么看不出。虽然我关注
了教学与学生生活体验相结合,但是设计中还有缺陷,不能很好地体现目标,只是一种
形式呈现,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使课堂教学缺少生活的意蕴。
再次实施及效果
通过总结与反思,我对教案进行了改进:
活动一 忆秋游 再现经历
1、老师带来学生秋游时的照片,引出话题:从照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2、谈话:你们秋游过吗?去哪儿了?
3、交流:一年级的秋游过去了这么久,可大家提起来还是那么兴奋,一定很有意思!给
大家一个机会,回忆外出游玩中你觉得最快乐、最难忘的事,让全班同学分享。
4、再现经历:有这么多开心的事让同学们难忘,那有没有让你感到遗憾或不开心的事情
呢?学生诉说或情境表演。
5、感言:回想起这些,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
活动二 亲实践 出游准备
1、小组活动:老师发现,很多遗憾是因为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而造成的。学校又
要组织我们去春游,我们需要带些什么?和小组同学商量商量。
2、小组代表汇报:春游所需物品。 (如:点心、水、零食、活动用品、纸巾等。)
3、出游准备设计:老师想请你们为自己设计一份到 “出游物品清单”,愿意吗?准备的
物品可以写,也可以把想到的画下来。
4研讨:有哪些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准备的物品?说出选择的理由。师生、生生互动,
提出看法、建议或进行补充,老师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5、温馨提示:出游所带的物品既要适当又要适量,而且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要选择物
品,不和别人攀比。提醒大家,在做准备时一定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看看他们同不同
意,听听他们的意见。
6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没考虑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学生就文明游客、安全问题、衣服穿戴、团结友爱、空余时间的活动等进行相互提示,老师
补充安全问题的真实事例。
活动三 会设计 探究新知
1、 小组合作,设计春游中可以展开的活动。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小组。
2、 分组讨论。老师提供活动参考表格。
3、 交流。评出“金点子活动方案”
反思与讨论
两堂课虽然都很热闹,但第一堂课是为了活动而热闹,并未真正走进学生生活,第
二堂课重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人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回想起实践的过程,我经历了从没有生活──为了生活──在生活中过生活,有了
以下几点浅显的感悟:
一、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实际
课前调查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课前少了调查了解,课
上的把握就难以做到。我课前深入学生时,发现孩子们虽然无法自主决定去哪儿春游,但
是一年级的秋游活动的经历却给他们留下了的深刻印象;孩子们说不出春游有什么意义,
但他们对看到什么、玩了什么兴致盎然。正是有了课前的调查资料,才为我进入孩子的生
活提供了话题。
二、回味经历,引发学生心声
我让学生回忆去年秋游中的最快乐、最难忘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孩子们的笑声
中,我深切体会到:真实生活经历、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的基础。春游的目的
不仅仅是玩,玩中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体验到了生活的美好,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
快乐。这种教育不是通过“说”完成,而是孩子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得到的生活。教师就
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贴近生活,关注学生问题
教学怎么贴近学生的生活呢?关键在教师。通过“说出遗憾或不开心的事”到“谈自
己的感受”,为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主动思考,主动想办法解决“出游的准备”问题打
下基础,使课堂离学生近了,课堂教学成为了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
四、学会选择,提升学生生活
杜威说:“生活是一种自我更新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个过程,我还设计了学生介绍
自己出游准备的物品,说出选择的理由;师生、生生互动提出看法、温馨提示等一系列活
动,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选择。我想:如果我们能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课堂中走进了自己的生活
让课堂为正在进行的生活起有意义的引导或指导作用。那么,生活与课堂将互动起来,既
能推动学生课堂学习,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了提升,生活观点得到了发展,也使
我们常说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不再是一句空话。这不就是新课程追求的“生活
的课堂,涌动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