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秋游
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10月 25日是我的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秋游。秋游,顾
名思义,就是在秋天游玩,在这秋风习习的天气里,我们决定去哪里呢?经过校长的再
三考虑,终于决定组织我们去宜兴。
宜兴是我国陶业的第一城市,而宜兴恰恰就属于无锡。当天清晨,我带足了“家伙”
——秋游时所需要的食物、玩具等等,我的扁书包一下就鼓胀起来,变得更重了。来到教
室后,我们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等待老师的命令。过了二三十分钟,只听老师一声令下,
全班同学立刻就整装出发了。此时的我们十分兴奋,陆续上了直接通向宜兴的大客车。客
车十分的舒适,司机也很热心,把车子开得慢一些,让晕车的同学不呕吐。在车上的时候,
许多同学已经按捺不住,都把带来的零食吃了,而我只是伏在座椅上,眯了一小会。也不
知过了多少时间,突然间,车子剧烈地颠簸了一下,把我从睡梦中拉了起来,兴许是车
子轮胎撞到石头了,我不在意,继续把梦做下去。直到车子到达目的地,同座把我叫醒,
我才回过神来,我们下了车,往里走去。
“嗯,慕蠡洞?”我感到一阵困惑,“太深奥了,什么意思?为什么取这个名
字?”“走进去,你就知道了。”导游笑眯眯地对我们这些对这个慕蠡洞一无所知的同学
们说。我们刚走进去,就有一股“阴气”往外冒,吓的我们连鸡皮疙瘩都出来了。这时,
我们班的调皮捣蛋冠军——刘凌说了一句:“这是什么洞,不同寻常,特别的阴森,真
像阴曹地府。”说罢还鬼叫了两下。在场的女生都尖叫了起来。导游对我们娓娓解说:“慕
蠡洞是陶都宜兴的著名景点,位于宜兴市区西南 28公里的湖滏境内,是溶洞旅游中最具
独特风貌的一朵奇葩。洞内景观旖绣,四壁珠玑,鬼斧神工,洞中暗河曲径通幽,仪态万
方;洞外山水相依,青翠葱茏,田园阡陌,茂竹修林,是世人向往的一大胜地。虽说没有
北京的长城,南京的夫子庙闻名,但是在我们无锡这块宝地上还是鼎鼎有名的,古色古
香的。”导游说完这一通话,舒了一口气对我们说:“你们能记住吗?”我似懂非懂地点
了一下头。时光在飞逝,转眼间我们就从洞头来到了洞尾,洞尾的上方有一块块形态各异
的钟乳石,这一块块石头有的像活泼可爱的小白兔,有的像体形庞大的大象,还有的更
可爱,像一只机灵的小猴子依偎在母猴的怀里撒娇。没一会儿,小船来了,我们一个挨着
一个坐到了小船上,开船的船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宜兴小伙子,他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
话,这位心地善良的小伙子十分幽默,给我们一连讲了几个关于这个慕蠡洞的故事,其
中我最喜欢的是慕蠡洞的由来:世代相传,在天目山脉的金塘山中,有一个大溶洞,曾
是仙人居住的“仙人洞”。春秋战国末期,越国将军范蠡功成自退,弃官出走,西渡太湖
来到风景如画的慕蠡洞,开创陶业,成为宜兴制陶第一人,被后人尊称尾“陶朱公”。他
的情人西施四处寻访范将军的下落,两人终于相会在洞天福地的慕蠡洞内,这一优美动
听的民间传说就是慕蠡洞的来历。
上了岸,我们又来到了“天窗”,天窗,就是天上的窗,但这和这个景点又有什么
关系呢?我疑惑地来到了介绍牌前,只见牌上写着密密麻麻的九行字:此天窗的意思是
石缝像一扇窗户。在唐朝时期,一位落第(指上京赶考没有考中)的穷秀才因没有考取官
衔,觉得没脸见父母乡亲们,就想一死了之。可他来到悬崖前,有一个念头在他脑里闪过,
那念头就是:如果我死了,那我不就是死得轻如鸿毛了吗?不行,我不能死,我活着不
能一事无成。后来,他来到了慕蠡洞旁的一座假山之中,见那里是个适合长期居住的好地
方,便住下了,他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在他 35岁那年考取了状元,那秀才没有忘记让
他刻苦努力让他生存的假山,当他再次来到假山的时候,假山中间已经裂开了一条缝,
秀才见此情景就在假山上写了“天窗”两个大字。
慕蠡洞出来已是中午 12点了,我们又来到了专门制作陶瓷的地方,亲身体会做紫沙
壶的乐趣。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秋游接近了尾声,这次难忘的秋游,我受益非浅,我们依依不
舍地上了车,再见了慕蠡洞!再见了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