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26:10
尊老敬老过重阳 思品政 二年级.doc(2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开放,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尊老敬老过重阳》教学课例及点评 【主题背景】 自 20世纪 80-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向儿 童的生活回归。本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中新增设的面向小学低年级(1-2年级)儿童的《品 德与生活》课程,正是这样一门与时俱进的、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新课程,是新形势下进 一步加强低龄儿童品德教育的积极而大胆的尝试。该课程充分体现了儿童生活的逻辑,倡 导“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品德学习走向生活”的理念,使传统的封闭守旧的品德教育走 向全新开放的改革之路。 2003年 11月,武汉市教研室在全市组织了《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研讨活动,笔者曾经 指导了我区一名青年教师执教了一节市研讨课,旨在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这门新 课程的教学。该教师执教的《尊老敬老过重阳》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主题四“秋天的节日”中的一个活动主题,是以重阳节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 尊老敬老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使学生认识到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世界 上所有公民应该具有的美德。 2、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尊 敬老人。 3、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资料的能力,并能主动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活动准备】 1、学生调查 (1)通过问大人或查资料,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 (2)社会上有哪些尊老敬老的活动。 (3)了解身边老人为家庭、社会作贡献的事迹。 (4)了解身边老人的需要。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1)生活中庆祝重阳节的录相资料。 (2)采访老人,记录“老人心声”。 【活动过程】 一、话说重阳 1、你们喜欢看录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你们仔细看一看,有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放录像:欢庆九九重阳节) 2、学生交流观后感。(老人们在欢庆重阳节) 3、你们都说得很好。关于重阳节,你们收集了一些什么资料呢?(学生交流收集到的 资料,内容涉及到“重阳节”的许多方面,有习俗、传说、故事、诗歌、节庆活动……) 4、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也查了许多资料,知道了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有老人节,世 界各国都有老人节。(电脑出示:各国老人节的时间)各国老人节分布在一年四季,所以 有人说,一年四季都有老人在过节。联合国也十分关注老年人问题,从 1991年开始,每年 的 10月 1日为国际老人节。 5、今年的老人节,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学生汇报) 【活动指导要点: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 观引导儿童生活。”教师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到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尊老敬老, 以重阳节为切入点,通过看录像,交流资料等活动,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 各国的老人节等,初步形成尊敬老人的意识。教师要在课前取得家长的配合,指导并督促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在评价学生 时,应以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如果有的孩子在今年的老人节为老人做了些事, 应鼓励,如果有的孩子没有想到为老人做事,应正确引导。】 二、夸一夸 1、我们尊敬爷爷奶奶们,是因为他们为社会、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来听听一 位小朋友是怎么夸自己的爷爷奶奶的。(课件:一学生在夸自己的爷爷、奶奶,为社会、为 家庭所做的贡献。) 2、让我们也像这位小朋友一样,在小组里夸一夸自己的爷爷、奶奶吧!(学生小组交 流) 3、谁愿意自豪地向全班同学夸一夸自己的爷爷、奶奶呢?(学生汇报交流) 生 1:“我的奶奶很能干,会做许多菜,每天我都吃得饱饱的,上课时一点都不 饿!” 生 2:“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还立了三等功呢!后来他还当过警察,抓过许多坏 人!” 生 3:“我外公、外婆过年回乡下,把这么厚、这么多的钱送给了农民伯伯。” 生 4:“我奶奶原来是教师,培养了很多的人才。现在退休了,还辅导我们的学习 呢。” 【活动指导要点:此一活动源于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 生诉真情、发真言,在“夸一夸”的活动中认识、感悟到老人们为家人、为社会献出的爱, 以激发学生尊老敬老的道德情感,为学生尊老敬老的行为观的内化作一铺垫。】 三、做一做 1、是啊,爷爷、奶奶们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这么多的爱,他们应该得到社会尊重。重 阳节那天,你们准备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分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汇报:有的小组想制作贺卡,有的想唱歌、跳舞,有的想做一件家务事, 有的想画一幅画…… 3、实践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送给老人们的心意和祝福。 (1)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这么棒的办法。那就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准备吧!可 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伙伴合作。 (在优美的音乐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准备着礼物,有的画,有的写,有的捏橡皮泥,有 的唱歌、跳舞,有的编小品……) (2)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 4、孩子们,你们的每一份礼物都很棒。别忘了,重阳节那一天要送给爷爷奶奶,那一 定是他们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 活动指导要点:道德能力提高依赖于学生直接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只能使学生回 到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让学生在为老人们准备重阳节礼物的活动中建立“尊老敬老爱 老”的意识。当然,这个活动不是走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情感表达的方式有 很多,教师应启发学生开拓思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四、拓展延伸 1、爱心热线(情景模拟) 师:我们班同学都是尊老敬老的好孩子,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可是,你们 知道吗?在平时,爷爷奶奶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老师呀,为此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开通了一条老人爱心热线,想请你们来帮助老人们排忧解难,解决问题。 (1)开通爱心热线:课件显示铃声及老人拨电话的画面。 (2)二位老人在电话中讲述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一位老人生病在家,亲人不在身边,怎么办? 另一位老人退休后,在家很孤独,怎么办? (3)学生通过电话,为老人出谋划策,安慰他们。 (4)师:是啊,一句温情的话语,一份小小的礼物,都能给老人们带去快乐和一丝 安慰。那么,你们知道爷爷奶奶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吗?(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有关资料) (5)老师也采访了几位老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课件放映老人倾诉心声的画面) 老人甲:希望孩子们常回家看看。 老人乙:希望孩子们能陪我逛逛,聊聊天。 老人丙:老人呀,不图别的,就图一家人平平安安。 老人丁:希望孩子们努力工作和学习。 老人戍:年纪大了,就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 2、爱心大测试 (1)社会上需要我们关心、帮助的老人们还有很多很多,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现 在,我们来进行一个爱心大测试,比一比,谁的爱心最多,最浓。 (课件出示: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爱心行动计划。实现计划最多的同学将获得爱心奖 章。) (2)学生制订行动计划,并交流。 3、小结 爷爷奶奶真辛苦,为我们、为社会付出了许多许多,却无怨无悔!关心、尊敬老人, 在重阳节那天,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在平时的每一天,更要倾注我们的一份关爱。同学 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常回家看看》音乐声中结束此课) 【 活动指导要点:让德育的地点冲出小课堂,走进大社会,由重阳节这一天延伸到平时的 每一天,引导儿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尊老敬老”的道德意识。教师 应注意打破课时的界限,注意活动计划的落实、活动的反馈与交流,让学生在“我为老人 做事情”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以达成课标“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阶段要 求。】 【点评】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标的颁布及新课程的实施,老师们顿觉一股开放的改革春风 迎面扑来,欣喜之余,却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新教材怎样教?怎样让我们的品德教育走 进学生的生活,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尊老敬老过重阳》一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开放,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从教 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儿童的 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延展……”因此, 我们教师要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实施开放策略。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新教材向学生讲 述了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因此,教师要 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尊老敬 老过重阳》这一主题活动,就补充了“夸夸我们的爷爷奶奶”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 “夸一夸”的活动中认识到爷爷、奶奶为家庭、为社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爱,感悟到“为 什么要尊老敬老”,为学生尊老敬老的行为提供“敬和爱”的情感铺垫,体现由认知到 内化,由内化到行为的德育规律。二是教学时空的开放。过去我们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 上,把学生禁锢在与真实生活相隔绝的课堂世界内,造就了一个个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 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尊老敬老过重阳》这一课打破了以往思想品德课的概念,让 学生接受德育的地点冲出了小课堂,走进了大社会,同时也不再局限于 40分钟,不管是 课内还是课外,似乎在不经意之间,学生就受到了道德的熏陶和感染。课前,学生调查、 搜集资料;课上,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是发自内心的真实 感想;课后,让学生“为老人做事情”活动中深化道德认识,“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 德就深深地镌刻在他们心中。三是教学评价的开放。以往的评价只注重了终结性评价、量化 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评价主体、形式单一,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 持续发展。在《尊老敬老过重阳》这一课中,教师就关注了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 创意与表现,引导学生在“重阳节献爱心”实践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人 的敬爱;在“爱心热线”活动中,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拓展延伸环节”不仅引导 学生制订了“为老人做事情”的计划,还注重了计划的落实与反馈等,都体现了教师评 价的开放意识。 整节课中,笔者倾听着孩子们稚嫩但却发自内心的话语,体味着稚嫩的话语中包蕴 的浓浓亲情,欣赏着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个性化创意与表现,不禁欣喜地感叹:看来,只 要我们的教师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和创新,更多地用“心”去关注我们 的孩子,何愁这门新课程不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呢?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