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活动氛围 提升学生品行——《秋天的节日》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对于首次接触新教材的我来说,显得很陌生,不知如何开发运用教材,把
这门课程上好。适逢这次区开放日,我前后两次执教了《秋天的节日》,受益匪浅。
《秋天的节日》第一课时通过中秋节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以及与月亮
有关的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在第一次执教时,我一步一步预设活动,看似内容丰富,
气氛热闹,学生的思想却没有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提升。教学实录如下:
活动一:
师:小朋友,今天早上秋雨绵绵,秋风萧瑟,我们从 9月份开始已经进入了秋天,而且
在 9月 10日度过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日?
生:教师节。
师:那一天,你是怎样为老师过节日呢?
生:我为老师做贺卡。
生:我为老师送鲜花。
师:秋天除了教师节,还有什么节日呢?
生:十月一日国庆节。
生:九月初九重阳节。
(师随机出示图片,帮助了解)
生:八月十五中秋节。
师: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简单介绍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二:
师:前几年你和家人是怎样过中秋的呢?
生:中秋节,我们叫来爷爷、奶奶一边吃月饼一边看电视。
生:中秋节,妈妈做了些好菜,爸爸买了一瓶酒,我们边吃边聊,很开心。
生:我和爸爸妈妈到外公外婆家,我们边吃月饼边看月亮。
……
师:中秋节要吃月饼,你们把带来的月饼拿出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
生:月饼是圆的。
师: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生:放馅子更容易。
生:圆的好看。
生:圆的表示团团圆圆。
师:让我们尝尝带来的月饼吧。
学生吃月饼
活动三:
师:我们这样过中秋节,其他地区的人民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呢?老师带你们去看看。
(出示香港人、新加坡人过中秋节的图片)
师:老师还听说四川小朋友在中秋节会在橘子上插香,沿街舞动,这个活动叫舞流星香
球。南京的小朋友不但吃月饼,还吃桂花鸭。
师:中秋节在民间是个盛大的节日。这节课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小节日设计师,开动
你们的小脑筋,为你们家庭设计出一个过中秋节的方案,给你的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好吗?
学生设计过中秋节的方案
师:今年,你准备怎样过中秋节呢?
生:我准备把外公、外婆、姐姐、舅舅、舅妈都请到家里,一起吃顿饭。
生:我和爸爸妈妈提着月饼到爷爷奶奶家过中秋节。
生:我们家三口人到公园过中秋节。
师:中秋节,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团聚,可是有些人因为工作需要,在中秋节那天
坚守自己的岗位,不能和亲人团聚,他们只能遥望圆月,寄托相思之情。(出示医生、出租车
司机、战士图片)
师:还有些台湾同胞,他们的亲人在大陆,因此也不能团聚了,你们看,他们只能站在
海峡对岸遥望明月。(看图片)
活动四:
师:中秋节的月亮这么圆,月亮天天这么圆吗?平时你见过一些什么形状的月亮?画一
画。
生画月亮
师:出示《看月亮》儿歌“初一看,一条线。初二三,眉毛弯。初五六,过银镰,初七八,
像小船。初九时,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
生读儿歌
师:月亮不仅形状会变,全身充满了秘密,我们请电脑博士来介绍一番。(课件介绍月
亮成因、登月、月球背面等知识。)
师:月亮上还有许许多多奥秘。我们可以查看《十万个为什么》,也可以上网查资料,让
我们也来做一个小小科学探索员。
第二次教学实录如下:
大家围成一个圈,坐下来。
活动一:
师:小朋友,前不久老师刚过了一个节日是——教师节,在 9月 10日。其实秋天还有很
多节日,你还知道有哪些节日呢?
生:八月十五中秋节。
生:10月 1日国庆节。
生:九月初九重阳节。
(师随机出示图片,帮助了解)
师:还有 9月 1日国际和平日,9月 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许多节日。我们即将要过一个
中秋佳节。你了解有关中秋节的哪些知识呢?
生:我知道中秋节跟“嫦娥奔月”有关。(学生讲传说故事)
生:我还知道有个人把起义的纸条塞到月饼里,用月饼传递信息,起义取得了胜利。
师:那是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
生:我知道月亮光是太阳的反光。
生: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师:(出示月相图帮助理解)
生:我知道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
师:大家的知识真丰富。
活动二:
师: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让我们先来尝尝吧!可是寄宿生小朋友没带月饼,该怎么办
呢?
生纷纷把月饼分给寄宿生吃。
小朋友之间把月饼你喂给我吃,我喂给他吃。
师:月饼好吃吗?吃月饼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月饼真好吃!
生:能和小朋友一起吃月饼,我很开心。
生:原来我没带月饼,小朋友把月饼分给我,我觉得这月饼特别好吃。
活动三:
师:去年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生:我和爸爸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月饼。
生:我们一家三口到奶奶家过中秋,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桌好吃的菜。
生:阿姨、姨夫、姐姐到我们家过中秋,我们唱歌、聊天很开心。
……
师:其他地区的人民是怎样过中秋的呢?我们去看看好吗?
(出示香港人、新加坡华人过中秋的图片)
师:老师还听说四川小朋友在中秋节会在橘子上插香,沿街舞动,这个活动叫舞流星香
球。南京的小朋友不但吃月饼,还吃桂花鸭呢!
师:可就在大家高高兴兴过节日时战士们却还在祖国的边疆站岗。山区的孩子们也没有
甜甜的月饼吃。(随机出示图片)你们看了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想做一份贺卡发给那些叔叔。
生:中秋节,我打个电话给那些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
生:我们可以给那些战士发邮件,祝他们:中秋节快乐!
生: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连课桌也没有,我要把压岁钱捐给他们买课桌。
生:我要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寄一些月饼过去,让他们也尝一尝。
生:我们把不够大的衣服寄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生:我要把几个小朋友接到我家过中秋节。
……
师:大家真有爱心。我们班中的寄宿生小朋友不能回家过中秋节?你有什么好办法帮他
们呢?
生:我想到学校和他们一起过中秋节。
生:寄宿生可以组织一个联欢会。
生:我和寄宿生一起边吃月饼便过中秋。
师:今年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
生:我到学校和寄宿生一起边吃月饼边过看月亮。
生:我和爸爸妈妈寄衣服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生:我要给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发贺卡。
……
师:那么大家赶紧做准备吧!
课后反思:两次执教,让我深深体会到,《品德与生活》课,教师要善于创设活动氛围,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的品行。比较这两堂课,第二堂课比第一堂课成功得多。①第一
堂课预设较多,设计了一个个板块,彼此之间联系不够大,没有贴近学生实际。第二堂课大
家围成一圈,吃吃月饼,聊聊中秋,学生学习氛围浓厚。②在“去年的中秋节你怎么过”基
础上设想“今年的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第一堂课由于引导不到位,出示一些意义不够
大的图片(出租车司机、医生)导致学生的思想仍停留在原地,没有提升,所设想的仍是和
家人一起过中秋节。而第二堂课由于引导学生看边防战士不能回家过中秋节、贫困山区孩子条
件艰苦的图片,学生的思想受到震撼,纷纷表示要帮助他们。最后在设想“今年中秋节怎么
过”时,思想指导上升了一个台阶。③第一堂课有关于月亮知识的穿插,过难,过于死板。而
第二堂课就显得比较灵活,在学生介绍有关中秋知识时,随机穿插,既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
兴趣,又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④第二堂课,善于从学生生成性问题中抓住教育的契机,
当寄宿生没带月饼时,我抛砖引玉“寄宿生小朋友没带月饼,该怎么办呢?”学生有的把多
带来的月饼分给寄宿生,有的把月饼掰一半给寄宿生吃,有的你喂给我吃,我喂给你吃。同
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思想行为受到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