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个两面体,一个是落后的、慵懒的、不求上进的自
我;另一个自我刚好相反,是进步的、勤奋的、力求上进的。当不思上进的那个自我超越了
力求上进的自我,他就变得慵懒,一事无成;反之,当力求上进的自我战胜了不求上进
的自我,那么他就进步了。
学生正处于渴求知识,增长见识的时期,在许多领域还很陌生,不少总是不理解,
心理变化很大,尤其是中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可
塑性很大。学生时常处于上述两个自我的交叉口。例如:红领巾放在口袋里却不戴;作业
做错了却不订正;扫帚倒在前面却不去扶正;想用功学习却不愿行动等等。体现在“能为
之而不为,想为之又不愿去为”的思想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以正确的引导,严
格的要求教育、开化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治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这里的自治,笔者认为包含两重意思,其一是学生对班
级的自治,其二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治。当过班主任的都清楚,班主任最烦的事莫过于学生
午休时,你还没走到自己班的教室,就已听见从自班教室里传来锣鼓喧闹般的声音;或
是当你刚坐下拿起茶杯想喝茶时,有同学报告说某某同学和某某同学吵架了、打架了;再
就是早上值日生刚刚扫好的地,等你走一回办公室回来,地面上就不知被谁无情(有意
或无意)丢下了几片纸条,且被检查同学扣了分……出现这些情况,自然是苦口婆心一
番,(但偶尔也会“狮子吼”)可长此以往,学生倒是“忠言逆耳”、无动于衷——疲了;
你也是“狮子打盹”、“心态平和”——累了。笔者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得出,只有与
班级中的一定制度结合在一起时,“苦口婆心”式的说教才会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一、值周班长制
一看到这个小标题,许多班主任会说这个我也搞过,请班干部拿着小棒轮流到台上
管理学生,有一定效果,但不大。笔者也曾这样搞过,有一定实效,但对班级管理、学生
自治起色不大。经过一番摸索,笔者在原有的值周班长制度的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了调查 。
1、值周班长日记表。笔者为值周同学设计打印了五份值周班长日记表(每份 24页,刚好一
学期),每页上面有“值周班长姓名”、“日期”、“星期”,上午纪律、卫生、两课一操、
门窗和小结、总评。2、记录内容。纪律、卫生、两课一操的记录栏里分两种情况记录:第一种
是班级违规。例如午休时,有同学吵闹,值周同学先上前小声劝告,如再不听劝告的,则
在纪律一栏中记录下该同学的名字。如果是放学后没把自己课桌周围的卫生擦干净,生活
委员检查发现后,就会在下午的卫生一栏中记录下该同学的名字。第二种是校级违规。就
是本班学生被校值周同学在纪律或卫生或两课一操中扣了分的,由值周同学相应地在纪
律、卫生、两课一操栏中以“某某同学何时在何地什么原因扣了多少分”的形式记录下来 。
3、处罚。有奖励,就有处罚。光记录不进行相应的处罚,那么记录表就成了一堆白纸,起
不到任何作用。处罚也分两种情况。对于班级违规的处罚,考虑到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
笔者和班委讨论决定:凡是这个月被值周班长记录在案三次的,这个月的奖项(每月根
据需要由班委决定设两个奖项)就不得参评(学期末参评奖项肯定很多)。对于校级违规
的处罚,先让该同学明白,他所扣的分数不仅仅是个人的(我们有个人积分制),更是
全班同学的,也就是相当于全班同学被扣了相应的分数,必须向全班同学道歉。尔后由班
长带领下的班委讨论对该同学和处罚(视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罚,以可持续性、有益性
原则为主),报于班主任通过后,班长选择一名班委监督,并将处罚内容、结果记录在值
周班长日记表中。4、汇报 每日放学之前,值周同学必须向班主任汇报当天值周情况(班主
任不在时,向班长汇报)。汇报内容一是对当天情况做一个总评;二是对当天班级中好的
方面加以评述;三是指出班级中存在的漏洞,并简要阐述你的想法,提出可行性建议。就
在这样实施了以后,班级第一次获得了校纪律循环红旗。
二、包干到户制
包干到户制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卫生方面的习惯养成。包干到户分两种情况,第
一类是空间环境的包干到户,以往值日生值日后,生活委员检查时总会发现某个地方没
扫或没弄干净,问问这个值日生,他说他扫了,问问那个值日生,他又说他扫过了。现在
把教室值日卫生生分成“地面、讲台(包括黑板)、门窗、桌子、包干区、走廊、换水、倒垃圾
(包括整理卫生工具)”八个方面,每组每个值日生固定一项任务。一来学生任务明确,
打扫速度加快,二来便于检查确认,效率出来了,质量也提高了。值日只是一时的整洁,
那么如何来维持一天的卫生整洁呢?班主任与班委讨论决定———空间承包,即每位学
生对你的课桌及周围都有控制权,同时必须相应地履行一定的义务,包括对自己课桌的
整理,课桌周围卫生的监督等等。大大缓解、提升了教室的整洁度。
三、竞赛挂钩制
新课标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一切是为了学生。如何让学生在学校里快乐、健康
地学习,又能在习惯、素养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特别是在习惯方面,包括卫生、行为、学
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不良的习惯则会危害一个人的一生。而这些
习惯的养成百分之八十是在小学阶段形成,基于这一点,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笔者在班级里推出竞赛挂钩制。所谓竞赛挂钩制是指结合班级中正在实施的“值周班长
制”和“包干到户制”,在学习、纪律、卫生、好人好事四方面进开展的个人积分,小组挂
钩竞赛,以分数记录(即分数银行)为主的一种竞争制度。
(1)表格:制定“401班 2004年度第一学期积分竞赛挂钩一览表”,内容:竖栏分
别是 9、10、11、12、1五个月份,横栏有纪律、卫生、学习、好人好事,中间为记录栏。
(2)记录:A、学习:以《每课一练》、《课堂作业本》打“优”为主,凡是字迹清楚,
当天作业被打上“优”的,均可拿作业到课代表处在“竞赛一览表”的“学习”一栏中
加上一分。B、纪律:结合值周班长制,凡是在值周班长日记表“纪律”一栏中被记录在案
的同学,每天相应地由纪律委员在“竞赛一览表”的“纪律”一栏中扣去一分。C、卫生:
结合包干到户制和值周班长制,凡是在上课时和放学后被卫生委员检查出不卫生的地方,
或是值周班长日记表“卫生”一栏中记录在案的同学,相应地在“竞赛一览表”的“卫
生”一栏中扣去一分。另外,值日生每次值日分为 5分,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据值日的质
量和效率也相应地在“竞赛一览表”的“卫生”一栏中加上 1分、2分、3分、4分、5分。D、
好人好事:做了好人好事的同学可报于好人好事记录员,每次无论好事大小,相应地在
“竞赛一览表”的“好人好事”一栏中加上一分。
(3)规则:个人积分,小组挂钩竞赛。
(4)评定:每月评定一次,由班长统计出四个小组每个成员当月的记录,再根据个
人积分结算出小组总分。每月评选出三名个人积分优秀者和当月优秀小组。
(5)奖励:对优秀者和优秀组进行全班表扬、宣传和适当奖励,同时邀请优秀个人
和优秀小组组长介绍经验和方法。
总之,三种制度,相互合作,相互渗透。既有加分又有减分,全体参与,竞赛面广,
学生无形中在学习、卫生、行为方面养成了良好习惯。学习愉悦,教师轻松,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