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个快乐鸟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烦恼让学生知道烦恼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正确
对待烦恼,变烦恼为快乐,才是好的生活态度。
行为与习惯: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尝试心理调节,在活动中培养学
生自我消除烦恼和给别人带去快乐的行为习惯。
知识与技能:通过交流已有经验和教师指导,进行心理调节方法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怎样变烦恼为快乐”和“怎样为别人也带去快乐”的
活动,指导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水彩笔,教师准备课件、笑脸卡、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 信件导入,激发情趣
1、 小朋友们,我是南昌市百花洲小学的心理指导老师,大家都叫我婷婷姐
姐,最近呀,我的那个婷婷姐姐信箱收到了一封二年级小朋友的来信,你们看!
(课件出现信件并配有画外音)
2、 这个小朋友有什么烦恼?(生答)
3、 那么,最近你的心里有没有烦恼?谁来说一说?
4、 是啊!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怎样才能变烦恼为快乐,
做一个真正的“快乐鸟”呢?(贴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4 课,做个“快
乐鸟”。
(整合《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课程资源,引用来源于学生中的事例,使学生
产生一种真实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 活动体验,消除烦恼
1、干老师班上有几个小朋友最近就很烦,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有什么烦恼?
2、咱们先听听陶陶说什么?(课件出示陶陶)小朋友,你能帮帮陶陶吗?
(生帮助)
小结:讲得不错。要解决同学之间的纠纷,首先是与同学讲道理,与同学沟
通,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向老师反映,求得老师的帮助。
3、 咱们再看看彬彬怎么啦?(课件出示彬彬)谁能帮帮彬彬?(生帮助)
小结:是啊,生病一个人在家真无聊,这时,我们可以听听音乐或看看动
画片,还可以打电话和好朋友聊聊,把烦恼赶走。
4、最后,让我们听听宁宁的烦恼!(课件出示宁宁)谁来帮帮宁宁?(生
帮助)
小结:对,成绩没达到妈妈的要求是很烦,但我们可以主动的找妈妈谈,告
诉妈妈这次没达到满分的原因,争取妈妈的原谅,要相信妈妈是讲道理的。
(书本上的三幅照片意思不明,为此,我在充分调查学生有什么烦恼的基础
上选取三种类型为代表,拍摄成录像做进课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不拘泥
于教材,开发了新的教材内容。)
5、你们这么热情的帮助别人,自己也一定有许多排除烦恼的好方法吧!来,
在四人小组里先说一说!
(生围成四人小组交流)
(讨论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不是带着一张白纸走进教室的,尊重
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品德与生活课才能成为学生生活经验交流的场所。)
6、我这儿有许多的快乐卡,把你们刚才交流的好方法赶快记下来吧!(发
快乐卡)
7、 谁来说一说,你烦恼的时候会怎么办?(生口头汇报)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办法,想不想把这些办法告诉更多的人?好!喜欢
画画的小朋友请到绘画组,用你的图画表示你的好方法;喜欢表演的小朋友请
到表演组,用你的表演表示你的绝招。下面开始活动!
(各小组活动)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游戏为载体,帮儿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完全尊重儿童的意愿,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9、好!让我们走进快乐屋,展示自己的好方法吧!(课件出示快乐屋)干
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好方法,是你们先展示,还是我先展示?
10、好,我将用表演的方式展示,请看!(师做打球的动作)对,我烦恼的
时候就喜欢运动,出一身汗,什么烦恼都没了!
11、下面准来展示?绘画组先来吧!表演组再上。
(12、干老师把刚才我们说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课件出示儿歌)(先齐念,再拍手念)
(这里教师以学生活动的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遵循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
则,和学生一起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
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 情景表演,巩固深化
1、(课件出示图片,配有哭声)奇怪,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小朋友哭
了)那该怎么办呀?
2、好!在四人小组里,一个扮演哭了的小朋友,其它三个演一演你会怎么
做,开始!(生在小组中演)(师深入了解)
3、哪个小组准备好了,愿意上台表演?(指一组上台,表演完毕,师问哭
了的小朋友:
你现在觉得怎样?对其它三名说,你们真是同学的快乐鸟,瞧,他都被你
们逗乐了,重新找回了快乐)(再指一组上台,表演完毕,师问帮别人的三个
小朋友:看到他重新快乐起来,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生:很高兴。师:是啊,
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能感到快乐。)
(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小朋友哭了的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让
真实的生活走进学生的认识世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深体验,掌握正确的方
法。)
4、 你们不仅自己快乐,还会把快乐带给同学,那么,在平时,你还给谁带
去过快乐?(生:爸爸、妈妈、爷爷、老师等)
5、你给那么多人送去了快乐,那你想一想,还有谁没有收到过你的快乐,
今后,你还想给谁送去快乐?(生:我不调皮,让老师舒心。我不任性,让爸爸
妈妈放心。)
6、是啊,我们要做个真正的“快乐鸟”就要在生活中不仅自己快乐,而且
要让身边的人快乐,少给父母、师长、小伙伴们增添烦恼。
(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不仅仅是学生生活的简单再现,它是源于生活、高于生
活的,教师设计这样两个问题作为拓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识。)
四、总结激励,延伸导行
1、今天,我们班每位小朋友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你手中的快乐卡,
相信你们在烦恼的时候都会看看快乐卡,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你们瞧,我还给
你们带来了一些笑脸图案,你觉得哪天做得好,就给自己的快乐卡贴上这些
“小笑脸”,一个月以后,我们看看谁的快乐卡上的“小笑脸”最多,我们就
评他为“快乐小天使”!
(亲切的话语,融洽了师生感情,又巧妙的注意了教学活动的连续性,让
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深化体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案例自我评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
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通过《做个“快乐
鸟”》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体现了“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整堂课,老师和学生只有商量、建议、鼓励和表扬,没有强加、否定和批评,融洽
的课堂气氛使得师生在课程实施中共同成长。
本课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
式,构建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一开始以儿童的生活案例导入新课,接着引领儿
童在小组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地边学边演,体验变烦恼为快乐的好方法,让
他们体会到期生活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
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