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永驻孩子们心田
[教学任务分析]
《做个“快乐鸟”》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三册第三单元“我们真棒”中的一个主
题活动。本课的教学任务旨在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快乐、分享快乐,学会关心他人,并会化
解生活中烦恼与不愉快,学会积极、愉快地生活。
[设计理念]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游戏、故事、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去认识、思考、辨析、感悟,
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应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过程]
活动一:体验快乐 分享快乐
1、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师生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2、说说快乐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事,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最开心呢?说说快
乐事。
3、画画快乐事。
把自己快乐的样子画下来。(学生活动)
4、分享快乐。
结合自己的画,交流自己的快乐事。
活动二:变烦恼为快乐
1、故事。
师: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住着两个人,一个叫“太好了”,一个叫“太糟
了”。叫“太好了”的人,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对自己说:开心,开心,今天我真开心。它
积极、乐观、向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它都能微笑着说,“太好了”。它有一种神奇的力
量,能把坏事变为好事,把烦恼变成快乐。所以,它每天都过着快快乐乐的日子。靠这种
神奇的力量,“太好了”能把你带进一个充满快乐的世界。那个叫“太糟了”的人,每天
都愁眉苦脸。无论遇到好事坏事,它都唉声叹气,张口就说:“烦死了”。跟着“太糟
了”走,你会走进一个烦恼的世界,一个悲惨的世界。小朋友,你喜欢跟谁做朋友呢?
生 1:我喜欢跟“太好了”做朋友,因为“太好了”能给我带来很多快乐。让我每天
都过得开开心心。
生 2:我也喜欢跟“太好了”做朋友,我每天都要对自己说,“太好了”。
生 3:我现在是“太糟了”。
师:哦,为什么呢?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 3:放学回家,我想看电视,可妈妈不让我看,我觉得自己太糟了。
师:你遇到烦恼了,我能理解你的心情,遇到烦恼,心情肯定不愉快。你的烦恼也许
就是同学的烦恼,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生 4:这种情况我也碰到过,每次回家,我先做作业,做完作业,我对妈妈说:就看
半小时。妈妈就同意了。
师: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大家说说这个方法好不好?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 5:我有一个方法,趁妈妈不在,偷偷地看。
师:这个方法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 6:这方法不好,我不这样做。跟妈妈好好说说,妈妈应该会同意的。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有哪些烦恼呢?
2、出主意。
师:在生活中,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烦恼时,你有什么好
方法让自己开心,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
生 1:烦恼时,我看看动画片,烦恼就忘了。
生 2:不开心时,我唱唱歌,打打球,烦恼就跑了。
生 3:烦恼时,做做深呼吸,就会快乐起来。
①小结:消除烦恼有方法
②抽取烦恼条,帮同学解忧。
(全班讨论解决或减轻学生正面临的烦恼)
活动三:创造快乐 播撒快乐
1、帮助别人解决烦恼我们心里感到很快乐。说一说自己曾经帮助过小伙伴给他们带来
快乐的事,或者别人帮助你让你感到快乐的事。(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验助人的快乐,
引导受助者表示感谢。)
2、因为你们关心别人,把快乐带给他们,所以他们要感谢你们。(念念父母的信,听
听老师的录音。)
3、出示创造快乐的金点子。
师:快乐其实要我们去创造的,创造快乐的方式有很多。(课件出示几个金点子。更
多的是藏在快乐花的后面,学生上台摘取,互相欣赏。)
4、我们做个快乐鸟,把快乐送给自己,送给身边的人。(唱唱幸福快乐歌。)
5、小结:快乐就在我们的歌声里,在我们的笑脸里,在我们的心中,快乐更在小朋
友的行动中,让我们都来做个快乐鸟,发现快乐,创造快乐,传播快乐。
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突出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关注儿童生活,让儿童的生活经验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本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分享自己的快乐事、
交流自己消除烦恼的经验和方法、说说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事等活动的设计,都建立在
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和体验基础之上,是儿童生活经验的分享、梳理和提升。
二、创设富有童趣的活动,努力使课堂文化成为一种儿童文化。
本课设计了多种学生能够主体参与的活动,如游戏、画画、自由表达、讨论、交流、摘快
乐花、欣赏、歌唱等,活动目的明确,具有童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课
堂具有一种浓浓的儿童文化味。
三、心理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综合实现多重教育价值。
本课要体现的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愉快地生活。具体来说,其中有心理教育的
内容,如发现和体验快乐、学习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同时又有品德教育的目标,如能关心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本课教学将心理教育和
品德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整体实现了多种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