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4 11:30:35
永远的红军之父:朱德 思品政 二年级.doc(22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永远的红军之父:朱德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 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9 ~ 1976)。   朱总司令,建军元勋。名将传统,智仁信勇。青年讲武,德苏学戎。工精律诗,放歌大 风。当年弃教习武前,五律一首表心胸:   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   从三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在党内会议和召集的群众大会上,一般 都并列挂着两幅画像——毛主席、朱总司令。夺取政权的烽火岁月中,朱德的名字与毛泽 东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的象征,回溯党的历史时不能不追念这位刚毅而又慈祥的老前辈。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 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 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 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 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 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 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旧 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 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 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 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 。 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 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 1928年 4月走上井冈山与 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 “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抗战初 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 挥全局,不过 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 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 7月,朱德以 90岁高龄去世。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 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